六十年一遇的寒潮,令市區溫度低見5度以下,更引發看霜潮。只是,一些體質欠善或是長者對寒冷天氣則必須小心,在寒冬下稍一不慎便惹上風寒感冒。
中藥荊芥卻是治感冒初起的常用藥。
荊芥是中藥裡用途很廣的藥物,所以常見於中藥方劑之中,尤其冬日感冒猖獗之時。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乾燥地上部分,在夏、秋兩季開花到頂,穗綠時採割(所以荊芥穗常帶點青綠),除去雜質後曬乾。入藥除了用植物的乾燥莖葉外,荊芥的花穗也可作為藥用,稱為荊芥穗或芥穗。醫師在處方時有可能使用荊芥、炒荊芥,又或荊芥穗。荊芥喜溫暖濕潤氣候,花期6-8月,果期7-9月。
花穗功效更強
荊芥在古代從《神農本草經》開始時被稱為假蘇,又稱為香荊薺、薑芥,但別名並不流行,所以使用作為藥材上,較少有混淆。全中國大部分地區皆有人工培種,野生品種少見,主產區為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亦有見於北方如黑龍江、遼寧、山西、陝西、甘肅、青海一帶。
荊芥的花穗荊芥穗,祛風發散的作用比荊芥全草更強,所以有些醫師會較偏愛使用。
荊芥藥用的種類:
- 荊芥片 ── 原植物乾燥全草,去除泥屑雜草,切除殘根,洗淨後瀝乾再曬乾。生用,主要用於祛風解表。
- 荊芥穗 ── 只用荊芥花穗入藥,芳香氣烈,作用較強,尤擅於疏散頭面之風。功用與荊芥片相同,醫家認為藥力更高。
- 炒荊芥 ── 荊芥片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制後發散之力緩和。
- 荊芥炭 ── 荊芥片大火炒至黑色,亦稱黑荊芥,善入血,有理血止血之效。
主治與功用
荊芥性溫味平,無毒,清香氣濃,歸肺經、肝經,為中藥的發汗解熱藥,功效與作用很廣,主要為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荊芥則可治便血、崩漏及產後血暈,能止痰、袪風、涼血。
各家論述
- 《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痺,心虛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氣,除勞,治疔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
- 《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
- 《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 《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並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 《本草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 《增註本草從新》:「辛苦而溫,芳香而散,入肝經氣分,兼行血分,其性升浮……其氣溫散,能助脾消食,通利血脈,治吐衄腸風……為風病血病瘡家聖藥。」
臨床應用
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主治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常與防風相需為用,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
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用於麻疹透發不暢。
荊芥又常用於瘡瘍初起有表症發熱惡寒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荊芥炒炭應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於便血、崩漏等症,在臨床上常配合其他止血藥同用。
化學成分
荊芥的成分有胡薄荷酮、薄荷酮、異薄荷酮及異胡薄荷酮、檸檬烯、丁香烯,亦含荊芥苷、荊芥醇、荊芥二醇及黃酮類成分,亦含香葉木素、橙皮苷、木犀草素、荊芥素、揮發油。
現代藥理認為有解熱止痛、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荊芥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葡萄球菌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抗菌能力,對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等均表現一定的抑制。此外,荊芥體外試驗亦有較微弱抑制癌細胞作用。
方劑
荊防敗毒散
出處:《攝生眾妙方》
成分:荊芥穗、防風、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桔梗、赤茯苓、川芎、甘草。
主治:治瘡瘍寒熱
荊芥湯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成分:荊芥穗、桔梗、炙甘草。
主治: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
荊朮散
出處:《集驗方》
成分:荊芥穗、制蒼朮、赤芍、甘草。
主治:鼻塞聲重,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
注意事項
荊芥功效比較多,溫和風寒風熱等皆有使用,由於荊芥與荊芥穗功效相同,但荊芥穗的發汗力強於荊芥,故使用哪一種需憑醫師臨床、病人病況而酌情使用,一般來說,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 《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 《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 《本草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 《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勿誤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