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约30岁的电脑程式工程师因突发剧烈胸痛送院,他呼吸困难,被同事送到急症室来。
由于病人有长期熬夜及抽烟的习惯,我们首先为他做了心电图及血中心肌酵素的检测,却发现病人的胸痛并非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仔细进行全身理学检查时,注意到病人右小腿比左侧肿胀。细问之下,病人承认平日在电脑桌前工作,往往一坐就是七八小时,约在两天前右腿就已出现上述症状,但由于赶着交工作没有时间去理会。
下肢静脉栓塞
这项发现使我们立即判断病人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维持坐姿,肢体活动太少而导致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生成,而当静脉中的血栓发生崩落,掉下一些栓子时,这类栓子会顺着静脉血流返回右心,再被泵出送到肺动脉中卡住,即造成急性肺栓塞,导致他在办公室内突然出现的剧烈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就在追问背景资料的时候,在急救室中的病人血压开始下降,全身冒着冷汗,濒临休克状态。于是立即安排胸部电脑断层高速高解析度扫描,进一步排除主动脉剥离导致的胸痛后,果然发现病人肺动脉中有血栓堵塞,确认患者无任何禁忌因素后,马上静注肝素及血栓溶解剂。最后,终于成功抢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和一个育有一幼子的小家庭。
事后回想,若未能及时注意到病人的两侧小腿大小不等,就不会进一步追问其生活史,延后想到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并发急性肺栓塞之可能,就会错过了救命的黄金时机,这样可能完全改写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机舱症候群
事实上,谈到深层静脉栓塞,必须回溯到1940年代世界大战期间,士兵们因长期蜷躲在防空洞或战壕的狭小空间内,既无法自由行动,水分摄取量又严重不足,静脉里往往容易产生血栓,亦即医学文献上所记载的深层静脉血栓症。而到了空中交通发达的今日,由于乘搭飞机作远途飞行的人们长时间蜷曲静坐在狭窄的机舱座位上,造成腿部血流变得异常缓慢,偶有发生下肢深层静脉血栓,甚至并发急性肺栓塞,造成突然暴毙。
早在1980年代,英国医学界已经提出调查报告指在民航机上或在机场内发生的暴毙个案中,约有18%的死因为急性肺栓塞。就在2001年9月,一位28岁的英国女士,乘搭澳洲国营航空公司班机,经新加坡飞回英国,航程19310公里,机程长达20小时,在机舱内因缺乏活动,造成深部层静脉栓塞并发急性肺栓塞,于抵达伦敦希斯洛国际机场后,在入境大堂昏厥,送医途中不幸身亡。
肺栓塞的致病因素颇多,不仅限于乘坐飞机,搭乘长途车或久坐看电视、打牌、打电脑,同样会因为肢体活动太少,而导致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一旦栓子脱落可顺血流进入肺动脉,形成急性肺栓塞。而老年人、高脂血症患者,原本就有静脉曲张病史或血栓病史的患者、下肢不良于行者、肥胖或糖尿病患者、长期卧床者,使用口服避孕药者、创伤或手术后、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吸烟人士、平常有口服避孕药或女性荷尔蒙的人及孕妇等,均属于高危险群。妊娠期间,因骨盆腔内血管长期受压,故易于产生静脉血栓。
如何避免?
坐长途车或飞机时,如何避免发生下肢深层静脉血栓呢?其实在坐长途车或飞机时,也可以在座位上做一些简单的腿部运动,不时转换坐姿,甚至起来走动一下,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但坐下来时应尽量减少翘二郎腿,以免血液流动受阻。
由于飞机舱内的气压及湿度偏低(约在20%以下),非常干燥,长途飞行旅途中,人体容易发生脱水状态,所以必须多喝开水,避免饮用飞机上供应的咖啡、茶、酒类,因为这类饮品都有利尿作用,加速身体发生脱水现象,使血液的黏滞度升高,更容易发生下肢深层静脉血栓。
另外,有些坐长途车或飞机的乘客,为了节省到达目的地后的时间或以为可以抵消喷射机造成的时差作用,在上飞机前,事先拒绝应有的睡眠,留着到车上或机上,一觉坐着睡到目的地,不料以这种不正常睡姿(连转一下身都困难)下连续睡上多个小时后,下肢就容易发生深层静脉血栓,甚至因继发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大家千万不可以有这种错误的省时观念。
弹性袜有助减低危险
2001年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刺针》(The Lancet 2001; 357: 1485-89)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医学界已初步证实穿着分段式施压弹性袜,有助于降低深部静脉栓塞生成的危险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