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臉神經炎

0
344
views

臉神經炎亦即是中醫所說的「臉癱」。臉癱是由於寒風長時間吹拂臉部,造成臉部經絡氣血組織不通,臉神經因缺血而麻痺,臉部一側鬆弛,出現功能障礙。臉癱最容易發生在入冬之後,不分男女與年齡。

神經炎亦稱周圍性臉神經麻痺,為臉神經的急性非化膿性炎症。本病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感冒、病毒感染有關,一部分患者在著涼或頭臉部受冷風吹拂後發病。故以為可能是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因受涼而發生痙攣,導致神經缺血、水腫,受壓迫而致病。

莖乳突孔(臉神經管內段)內的骨膜炎也可產生臉神經腫脹、受壓、血循環障礙而致神經麻痺。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20-40歲最為多見,男性略多。

病徵

絕大多數為一側性,雙側者甚少見。通常急性起病,一側臉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可於數小時內達到高峰。有的病人在起病前幾天有同側耳後、耳內、乳突區或臉部的輕度疼痛,病人往往是清晨起床洗臉漱口時發現口角歪斜、臉肌麻痺。病側臉部表情肌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臉部被牽向健側。臉部肌肉運動時,因健側臉部的收縮牽引,使上述體徵更為明顯。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露齒、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閉目時癱瘓側眼球轉向上內方,露出角膜下的白色鞏膜。鼓氣和吹口哨時,因患側上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病側的齒頰間隙內,並常有口沬自該側淌下。淚點隨下瞼外翻,使淚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

一部分患者尚有病側前三分之二舌部味覺減少甚至喪失,聽覺過敏,病側乳突部疼痛以及外耳道或鼓膜中出現疹,或病側淚液分泌減少和臉部出汗障礙等。臉神經麻痺如恢復不完全時,常可產生癱瘓肌的攣縮、臉肌痙攣或聯帶運動,也就是臉神經麻痺的後遺症。癱瘓肌的攣縮表現為病側鼻唇溝加深口角反牽向患側、眼裂縮小,常易被誤認健側為病側。但若病人作主動如露齒時,即可發現攣縮側的臉肌並不收縮,而健側臉肌收縮正常。臉肌痙攣為病側臉肌發生不自主的抽動,於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更為明顯。

臨床常見的聯動症狀是當病人瞬目時即發生病側上唇輕微顫動,露齒時病側眼睛不自主閉合,試圖閉目時,病側額肌收縮,進食咀嚼時,病側眼淚流下或顳部皮膚潮紅,局部發熱,汗液分泌等表現,這些現象可能是由於病損後再生的神經纖維長入鄰近其他神經鞘細胞通路而支配原本屬於其他神經纖維的末梢,通常在起病後1-2周內開始恢復,大約75%的病人在幾周內基本恢復正常。

臉神經炎相當於中醫的「臉癱」,俗稱吊線風、歪嘴風,其病程為2-12個月,若治療不當或失治,同側和對側又可發生,尤可留下難治的臉肌痙攣等後遺症。

中醫學說

本病由風邪入中臉部,痰濁阻滯經絡所致。是以突發臉部麻木,口眼喎斜(因病而致口眼歪斜)為主要表現的痿病類疾病。宋代醫學理論家陳無擇認為「痿由內臟不足之所致,若不任用,亦無痛楚,此血氣之虛也」。

內臟何以不足?無非隨情妄用,喜怒勞逸,以致內臟精血虛耗,由此血脈、筋骨、肌肉,則痿弱無力以運動,此為痿病的根本原因。本病臉肌弛緩不用,顯然由氣虛血少,風邪乘襲相搏而致,治療應當大補氣血,佐以袪風熄風,方能取得較好療效。

臉神經麻痺主要為臉肌弛而不用,而肌肉為脾所屬,因而用強肌熄風湯則重用北耆、白朮、山藥、當歸大補脾氣、脾陰、脾血以強肌。由於風乘虛入或風因虛擾,用白芷、牛蒡子、蜂房以袪外風,以地龍(蚯蚓)、全蠍、蜈蜙、殭蠶熄內風。袪外風用有所異,熄內風功有不同,白芷袪風消腫,蜂房袪風止痛,牛蒡子不僅袪風消腫,更可散風熱而解毒,地龍去熱熄風通絡,全蠍、蜈蜙解毒散結熄風,殭蠶可熄風又可袪風,二者齊用。凡肌臉鬆弛,止痙藥用之宜慎,故全蠍、蜈蜙劑量從小。方中桂枝溫經通陽,大青葉、甘草,苦甘化陰,清熱解毒,氣虛必凝瘀,風動必夾痰,選用水蛭、蟅蟲以化瘀,南星、半夏以燥濕化痰。又佐馬錢子,散血熱而潤動腦髓神經。全方藥味組成適宜,量有輕重,用有主次。為臉神經麻痺治療的首選方劑。

臉肌痙攣

臉肌痙攣是臉神經炎的一種後遺症,是由於臉神經炎經治一年未能完全恢復,而留下病側臉肌發生不自主的抽動,口角反牽向患側,鼻唇溝加深,眼裂縮小,每於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更為明顯,為特點的一組症候群。

本病由於日久,痰濁血瘀阻滯脈絡,血虛筋脈攣急而致口眼喎斜,臉肌時有抽動之症,仍然屬於「臉癱」、「口眼喎斜」範疇。但本病始發病因體虛受風,之所以久久不愈,實由血虛和陽氣不足而夾痰瘀所致。頭為諸陽之首,陽氣不足必須補陽升陽,「四末之疾,動而或勁,為風」,本病在臉為高位,唯風可到,時而抽動,必用袪風熄風藥,血虛當補血,痰滯當去痰,血瘀需化瘀。

利用升陽養血湯,正是圍繞本病的病因病機而兼顧虛實。方中首先重用當歸以其養血袪瘀,亦兼「血行風自滅」之義,脾主肌肉,肝主筋,臉肌痙攣,當與脾氣虛和肝風動有關,故取黃耆、甘草、升麻、柴胡益氣升陽,脾以純陰而含陽氣,脾陰足則脾陽升,又入山藥伍之以滋脾陰,營司於肝,為衛之根,用山萸肉補肝而和營衛。痰瘀膠結入絡難化,久病風邪入絡易伏。仍取全蠍、蜈蜙、殭蠶靈動之氣入絡擾風,佐以水蛭、蟅蟲、地龍等有情之品化瘀,擅長通經絡之菖蒲、膽星以化痰。又本病畢竟因為「風從火出」,再加防風以疏散,佐赤芍以涼血瀉火。全方治療本病具有養血升陽,通絡止攣之功,效果良好。若便溏需減當歸量,若肝腎功能有變化,酌減蟲類藥。

中醫綜合治療

除中藥內服外,可用針灸、穴位貼敷、激光、穴位挑刺等。其中以穴位貼敷療法具有經濟方便,獲效迅速,無副作用等特點,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巴豆辛熱大毒,內含作用極強的巴豆樹脂,能燒灼皮膚,使其發生水泡,對穴位產生較長時間的持續刺激作用,溫經散寒,疏風通絡,當為該病療法的首選藥物之一。

對極少數熱毒雍盛患者後期出現的臉肌痙攣,應以熄風化痰,溫痙通絡為主旨,酌用白芍、葛根、炙甘草、地龍、丹參、薏米等藥。白芍柔肝平肝,為治療該症至藥,用量宜大,最多可用至150g。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