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僅純醫學問題

0
932
views

很多人以為醫生的職責是治病救人,而實際上,這並不是做醫生的根本目的,醫生的職責應該是促進健康,因為我們關注的不是疾病,而是健康。

的健康分三個層次,生活、心理和心靈,也就是說健康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心靈健康。世界衛生組織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個人的健康和壽命的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5%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的影響。」這就明確告訴我們,個人的健康和壽命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

健康與長壽的因素

健康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概念,人的健康和壽命是由許多因素相互交叉、滲透、制約、作用的結果。保健學家把這些因素歸納為四大類:

  • 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 機體生物學因素(特別是遺傳因素和心理因素)
  • 生活方式因素
  • 衛生保健設施因素   

這四大類又可以分為大環境因素和小環境因素。大環境因素(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是不以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而小環境因素(為生命方式因素、遺傳心理因素)則是自己可以支配和改善的。著名的醫學家兼社會學家諾勒斯說:「99%的人生下來就是健康的,但由於種種社會環境條件和病人不良習慣而生病,不良習慣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

人不在習慣中生長,就在習慣中衰亡?

壞習慣影響壽命

1991年,第十三次世界健康教育大會明顯指出:現代社會60%的疾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發達國家佔75%,發展中國家佔45%),而70-80%的人又死於這種生活方式病。從世界範圍看,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為危險的行為因素有以下幾種,即吸煙、酗酒、膳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心理壓力能力下降、車禍。因此,許多國家都把不健康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叫「生活方式病」,即心腦血管病、癌病、肥胖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壽命,而且使我們政府的醫療開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專家們曾發出警告:如果人們不改變有害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病將在全球流行。

有些病人需要支付龐大的醫療開支,其實是花了不少冤枉錢,有的是知識貧乏交出的學費。有很多疾病,往往需改變一兩個觀念,接受幾句醒世良言,改變某些危害健康的生活習慣便可痊愈,不一定要耗費大量金錢。

適者有壽

其實健康的核心就是中國古人說的「適者有壽」。香港97以後經歷了太多的打擊,是自毀還是自強,我想這個「適」字極為重要。中國一些著名科學家認為人類應回到2500年前孔子的年代,去向這個東方智者尋求智慧。孔子主張「和為貴」,孔子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些都是東方的哲學,人與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這是最古老,也是我們現在講的環保。環保,其實就是「天人合一」,這是最古老、最樸素的環保啊!

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不是征服自然,人與自然是一種天然和諧的魚水關係。「適」者本身就是健康,適者生存。學好的哲學,受用一生,我想用香港普通的理解就是尋找平衡點,在這平衡之中做人、做事、修身、健康。現在很多病是吃出來的、忙出來的、氣出來的。美國前總統列根上臺時,在國情咨文裡引用了老子《道德經》裡的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短短七個字,蘊涵著極為深刻的哲學道理,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度」,就是國泰民安。反之,寬嚴皆誤,四面楚歌。

「適者有壽」,「適」指適度、適當、適應。適度是凡是不過分,不過激,不走極端;適當是指把握好事物與環境之間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關系;適應是指隨著外界環境變化,自己也要相應地變化,即與時俱進,比如合理膳食,關鍵是合理;適量運動,關鍵是適量。膳食和運動都是健康之必需,但又都是「雙刃劍」。心理平衡,關鍵是平衡。這是平衡並非心如枯井,更非麻木不仁,而是一種理性的平衡、智慧的平衡。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但切勿大喜大悲、大驚大恐。不然,因為芝麻大的事就勃然大怒,造成心肌梗塞、腦出血,將會遺恨終身。

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並進,不斷充電。相信在學習中總結以前的投資,在充電中振奮精神,絕不會因為負資產、失業而找不到前進方向。不求回報,先淨化心靈,陶冶情操,誠實做人,認真做事,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個好心態,有病也會好得快,以奉獻社會的精神,享受人生,才能真正延年益壽。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