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補充劑 —— 中藥補益類
保護個人健康已經是世界潮流,現代人對健康關注的意識大大提高,為防疾病,人類求諸於食物及藥物之外的物質,亦間接造就了健康補充劑的市場。各式各樣的補充劑成行成市,充斥於貨架,有些更是價格驚人,很多聲稱有奇效,而實際上無效的也不少。
補充劑(Supplement)泛指一切必需營養素,如維他命、礦物質和蛋白質等,後期又加入了草本植物。在西方醫學,草本植物並不是「藥」,美國對「藥」的概念為:化學成分明確,如果是複方製劑,每一種化學成分的藥效作用及互相之間的作用對藥效及毒性的影響必須清楚。然而,這種單一概念與中醫使用中藥所講求的「陰陽平衡」與「複方配伍」有著很大的分歧,但西方醫學亦不能否定草本植物對促進身體健康的作用,故此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把草本植物的製劑列為營養補充劑類。而這些草本製劑很多都是中醫藥的常用草本藥物,所以不少營養補充劑也就是中國人常用的補益中藥。可以說,中藥的補益藥亦即是美國的其中一種營養補充劑,也等如是歐洲的草本藥物。
補充劑的定義
世界各地對補充劑的定義並不一致,唯全球以西方醫學為主流,所以,也多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所訂下的定義。1994年,美國國會通過「營養補充劑健康教育法」,把維他命、礦物質、草藥、氨基酸等列為營養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也有譯作膳食補充劑,是一種非藥物類但對健康有促進作用的食品。
歐盟國家則把草本植物列為藥品的一種,不同的歐洲國家有不同的政策,德國、法國及意大利均將草本藥物列為處方藥物或是OTC藥物(Over The Counter,即可以在櫃檯購得),進行管制。因為香港以西方醫學為主流,中藥被列為草藥類,所以以草本製成的產品亦被列作營養補充劑,根據FDA的定義,營養補充劑被列入「食品」類,故而不受藥物條例的監管。
現時在市面上常見的營養補充劑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草本為主,另一類則以微量元素及維他命為主。本文主要探討常見的中藥草本類營養補充劑。
使用補充劑的意義
中藥大致可分兩大類型,一是治療類,一是補益類,而某些治療類中藥可也作為補益類使用。治療類就是針對病症而處方的藥物,在疾病去除之後,便不用繼續服藥;補益類就是一些上等的中藥,可長久食用,對身體有調理作用,但這種補益類中藥與維他命及礦物質對身體所產生的意義並不相同。
補充維他命及礦物質是因為身體缺乏或不足,才需要補充。舉例說年紀大,身體的鈣質不足,需要服食鈣片補充,或是身體的維他命A不足,才需要補充維他命A,若是沒有缺乏的話,根本就沒補充的必要,而且這些維他命及礦物質只要達到某個水平便足夠,太多只會浪費或是積存在體內,對身體甚至造成影響。
但是中藥補充劑的概念,則並不是補充身體某種礦物質或是維他命的不足,而是促進身體的整體功能,所以中藥補充劑所發揮的作用是「補益」而非「補充」。
為甚麼要使用補充劑?
- 補充身體不足 ── 人體進行新陳代謝需要很多微量元素,諸如礦物質及維他命,營養補充劑的原意在補充人體的不足。
- 保持身體健康 ── 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人體內的腺粒體很可能受損,使用補充劑修護受損的細胞。
中醫最重要的治療理論是「治未病」,而非治已病,所以中醫理念是在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時就需要調理,免使身體陷於疾病,補益藥物目的是把亞健康狀態提升至健康狀態。
出現亞健康狀態的原因:
- 先天不足
- 後天過度粗勞,致肝腎兩虛。
若是在亞健康狀態時得不到調理就會得病,而得病之後便需要藥物治療。中醫學認為身體是有能力自動調節康復的,藥物只是一種輔助,善用補益藥物可幫助身體達到平衡狀態。但是使用補益藥物,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亂補,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我們必須知道,中醫的辨證,有所謂「虛證」與「實證」,通常需要補的都是「虛證」。「虛」就是身體的功能不能達到百分百,需要補益藥物使功能達致完善,也就是說,如果自覺身體功能一切正常,其實是不必「補」的。「虛證」也分氣、血、陰、陽不同的「虛」,每種虛證有不同的症狀,簡單的如經常頭暈就可能是血虛,可以吃些補血藥物;但是氣虛、陰虛與陽虛卻不是普通人可以自行斷證,所以若覺得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態不佳,可以請教中醫師,中醫師不一定是診病的,也可以教你如何調理身體。
使用中藥調理雖然說十分安全,但凡用藥,需有的放矢,否則,藥不能對症,浪費金錢之餘,更可能適得其反。
補益中藥誰最貴?
現時香港最熱賣的補益中藥,包括靈芝、雲芝、冬蟲夏草、人參、鹿茸等,其中以冬蟲夏草最為炙手可熱。
- 冬蟲夏草 ── 因為經過多種試驗證實,藥性滋陰而且溫和,有雙向調節身體的功能,適合性廣泛,久食對身體無損。
- 雲芝及靈芝類 ── 針對增強免疫系統,對癌症病者尤其有所裨益,因為藥性溫和,亦廣為大眾受落。
- 人參及鹿茸 ── 因為是大補藥物,宜氣虛血虛病人,使用前最好先諮詢中醫師。
另外,城市人壓力大,睡眠欠佳,一些有助安眠的補益藥現時亦大行其道,其次,因為患肝病的中國人不少,補肝護肝藥物亦廣受歡迎。市民在使用這些補充品之前必須了解自己的情況及藥物的詳情。
誰要吃補益品?
許多人都自覺自己身體欠佳,需要進補;也有許多人自覺身體沒問題,不需要藥補。其實,身體狀態如何,可以看看客觀環境判斷,例如體能是否經常透支?工作壓力是否很大?是否經常睡眠不足?或是抵抗力較差、經常染病?通常有以上問題的人都是處於亞健康狀態之中,可以吃一些補益品幫助身體維持在平衡水平。但是,就是不吃補益品也不一定會患病,只要對自己的生活作息適當調整,多運動多休息,也可以避免進入亞健康狀態。補益不一定要食補益藥,我們家中常喝的老火湯不少也有補益作用,而且,城市壓力大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可尋找紓減壓力的方法,減低身體的勞損。
若你生活在一些平和的環境,生活優悠,沒有任何精神透支,根本就不需要使用補益品。城市人生活緊張,體力多透支,到了中年容易出現各種疾病,許多人都會忽視自己的身體,認為沒病徵就不需理會,若以中醫治未病的概念來說,出現病徵才作治療便已太遲。
誰不能吃?
很多人病急亂投醫,在患病之時,甚麼藥物都放進口裡,究其實,補益藥不一定適合已病的人,以下的病人應特別小心。
- 傷風感冒 ── 在中醫學上,傷風感冒是實證,源於外物(外邪)入侵而引起,治療應把引致起病的外物趕走(辟邪),若是在傷風感冒期間服食補益藥,除了補益身體外,更會把這種外物困在體內,盤桓不去,使治療更困難。故此,傷風感冒時不要服補益藥物,就是平日一直有服補益藥,也應停止,待病況轉好再服。
- 大病初愈 ── 不論是甚麼病,病愈之後可根據不同的需要而作調補,有人喜歡自己揀選不同中藥調補,又因冬蟲夏草陰陽皆宜的特性,所以最受歡迎。不過,使用補藥最好還是請教中醫,免用藥錯誤,也免過猶不及。舉例說,若不是血虛,吃了鹿茸,只有害無益。
- 癌症 ── 許多癌症病人都會使用中藥以求補身。但請切記,若未使用針對性治療(手術/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之前,是不適宜使用冬蟲夏草或是其他補藥,補藥補身不會分補的是甚麼細胞,所以未做針對性治療把癌細胞壓抑時亂補,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個原理和氣功一樣,有些人說氣功可以抗癌,也有人說患癌不能做氣功,其實是看病者在哪一個階段,如果已經經過治療,氣功可助身體增強免疫力;若是未作治療,氣功或是補藥只會助長癌細胞更快擴散。
不良副作用
坊間一直認為中藥較西藥安全且沒有副作用,由此認定中藥補充劑應更安全。其實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端看如何使用及使用的分量,就是簡單如水,飲水太多也一樣中毒。中藥分上品、中品、下品,上品中藥毒性低,長久服用低劑量的上品藥應該是安全的,但是,藥物進入身體後需經由肝臟代謝,無論甚麼藥物,過量服用是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另外要注意與西藥同服的副反應,若是服用某些西藥,如抗凝血藥類藥物,則需要特別小心,很多中藥與西藥會有相沖或互相抗衡,或減低西藥的功效,或加強西藥的功能,服食中藥補充劑必須了解自己的服藥情況,否則有致命危險。
一般來說,坊間可以購得的中藥補充劑大多安全,只要服量合理,沒有對個別藥物過敏,副作用較溫和。
藥物分量準則
維他命及其他礦物質通常都有一個服食分量準則可供參考,中藥亦不例外。每一條藥方,每一種中藥都有一定的分量可循,當然不同醫師處方予不同病人可能有輕微差異,但總有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明確載有所有中藥材的處方、用量、成方製劑、單味製劑的資料。就是購買中成藥製劑或是中藥補充劑都有明列服食方法及分量,使用者應根據使用建議服食,勿作加減。
最危險的是自行購買中藥材,未經中醫師指導,自行加減藥量,這種情況只會導致藥量不足,得不到正確的治療效用;或是藥量過多,導致中毒。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簡稱《中國藥典》,1949年11月中國衛生部召集所有在北京的有關醫藥專家研討編篡藥典問題,經過多年研究、編輯及資料搜集,收錄化學藥、植物藥、動物藥及各類製劑,於1953年編印發行。之後,《中國藥典》經不斷的增補、修改,加入了中藥材及中藥成方的標準,至1963年,更增加藥品的作用與用途。1995年,《中國藥典》增加了「臨床用藥須知」,其中「適應症」和「劑量」部分作為生產和管理藥品的依據。2005年的《中國藥典》分為三部,第一部是中藥類,第二部是化學藥,第三類是生物製品,為現今中國用藥製藥的指導。
誰家補充劑最好?
市面上的補益中藥品牌可謂多如天上星,究竟如何選擇?哪一家的產品最好?與大學掛鈎的相關品牌是不是最可靠?
一般來說,大學是不會把學校的名譽押在商品之上,通常都是由大學做科研,由其他公司生產,安全保證應該無礙,至於功效,則必須看臨床測試,當然在人體上的測試是最為準確及理想,但因為保健品一向沒有臨床要求,亦不會要求可以治病,所以個別大學開發產品通常都會做一系列藥物試驗,從而推算其對人體的補益作用,在保健品來說是合理的。而且,若是已做動物實驗也有參考價值。另外,也可看科研有沒有發表?及在甚麼地方發表?
若是保健品是聲稱有「治療」作用的話,便不能算是保健品,而是藥物,消費者應要小心。
如何選擇中藥補充劑
- 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需要,身體是否處於亞健康狀態?是否真的需要額外的補健用品來補充?
- 究竟需要哪一類的補健品?身體哪個腑臟有問題?抑或只是想增強免疫系統?決定了需要後才好選擇產品。
- 最好揀選一些有悠久歷史或是信譽好的品牌。
- 揀選純度高的補益藥,避免服食一些不必要的多餘物質。
- 可以請教一些沒有與任何中成藥掛鈎的中醫師,讓他們給予意見。
- 特別要注意,很多著名品牌的某一種產品可能很有功效,卻不代表這家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都有做科研,都一樣的具有實效。所以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應獨立評估某個產品的背後資料。
服食中藥補充劑與西藥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可以看到結果,與西藥即食即有效(如止痛藥,服食後個多小時可以止痛)的明顯藥效不可同日而語。服用中藥補充劑亦很視乎個人體質,反應各各不同,如果你確信補益品對你的健康有幫助,必須服用一個較長的時期方可見效,通常要一至兩月才可看到明顯改善。3
癌症與中藥
很多癌症病人在西醫治療後都會尋求中醫治療,但癌症病人應該知道,癌症擴散之後是很難把癌細胞全部清除,中醫強調固本培元,是希望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及陰陽氣血,改善身體功能,只要癌細胞不再侵犯其他腑臟,也可以共存。
癌症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消耗身體的陰陽氣血,經過針對性治療後,可因應身體所受的影響而作補充,而對付癌症的策略,最主要是令其不再復發,所以較佳的選擇是加強免疫系統功能,故此,菌類中藥,如靈芝、雲芝等是較為適合。
根據研究,靈芝和靈芝孢子的功效是一致的,理論上靈芝孢子所含的成分,靈芝也一樣擁有,而服食靈芝孢子必須揀破壁的,因為靈芝孢子的外壁不被人類的腸道消化,如果沒有破壁,靈子孢子只會經過腸道後排出體外而不會被吸收。
人類的壽限
人作為一個生命體,雖然天賦的生命能量各有不同,每個人的壽限長短不一,但是這個「生命體」所蘊含的原料卻不會增加,能夠用多久,視乎你如何使用。等同一輛車子,油缸內的汽油雖然不一定等量相同,但若是你愛護車子,定期檢查,定期維修,用車子的時候不會用得太盡,耗損較少,汽油便可以用久一點,車子的壽命也長一點。
相反,若是不愛惜身體,每每過度透支,把生命體過度損耗,在損耗的過程中便會出現不少疾病。很多人以為,年輕時要不顧一切的拼搏,留待老年時便可以享福,殊不知,把生命能量用盡,很可能等不到老年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