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的診斷

0
343
views

因為現代物質氾濫,而且生活緊張,所以都市人都傾向患高血壓多於低血壓。但是,不少上了年紀或是身形過度纖瘦的女性都有頭暈疲乏的低血壓症狀,尤其是長者會因為目眩頭暈跌倒而造成骨折,嚴重更會出現暈厥。

多疾病都伴有低血壓或相似症狀,常為症狀性,在詢問病史及測量血壓等檢查後診斷不難。除症狀性低血壓外,本病可與以下兩種疾病相鑑別。

鑑別診斷

休克

休克的臨床表現亦為血壓下降,兩者鑑別有低血壓者病程較長,而休克常發生於嚴重感染、失血、中毒、過敏、心力衰竭等緊急情況下,病程較短。前者在平臥後,症狀可改善;而後者的低血壓與症狀,與體位無多大關聯,如不及時搶救,往往迅速惡化,危及生命。低血壓者一般神志清晰,而休克有表情淡漠、神志不清或昏迷。

低血糖

兩者均可表現為頭暈眼花、乏力或暈厥、血壓偏低。但低血糖者有飢餓感、出冷汗或使用降血糖藥物史,低血壓者一般無此類症狀。前者進食或補充葡萄糖後症狀可迅速緩解,而後者一般無此變化,兩者經測量血壓、血糖及詳細詢問病史,診斷不難。

辨証要點

本病以虛証為主,多為心、脾、腎三臟陽氣虛弱或陰陽俱損為主。辨証中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分析。

辨陰陽

低血壓一症多為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導致氣血陰陽不足,臟腑功能失調。陽虛者,陰寒內盛,衛外不固,清陽不升,中焦氣機不暢。多見頭暈眼花,胸悶心悸,臉色白,畏寒肢冷,納少自汗,少氣懶言,神疲乏力,便溏或五更泄瀉,舌胖苔薄、脈沉,重取無力。陰虛者,虛陽上亢,可見眩暈目糊、口乾、尿少、神疲健忘、乏力、五心煩熱、便秘、遺精盜汗、舌液偏燥、少苔、脈細弱。

辨臟腑

本病以心、脾、腎三臟陰陽虧虛為主,且往往三臟三症,夾雜互見。主要辨別虛者以何臟為主。如心氣虛則頭暈心悸、胸悶氣短、自汗、少氣懶言、臉色白、脈細弱;脾陽虛則見消瘦乏力、納少腹脹、便溏及中氣下陷諸症。舌淡苔薄白、脈沉緩、腎陽虧虛,常見眩暈目糊、腰痠膝軟、神疲健忘、畏寒或口乾尿少,遺精盜汗、五更泄瀉、乏力耳鳴、舌瘦偏紅、脈沉細。

西醫治療

對無症狀的原發性低血壓者可不予治療,但應囑其增加體力活動。若有頭暈、暈厥等症狀,可適當增加食鹽。直立性低血壓可給予高鈉飲食,穿著彈性緊身衫褲或使用強力繃帶包紮下肢。症狀性低血壓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使用藥物治療低血壓時,應對血壓進行監測,因人而異,並防止出現高血壓或臥位高血壓等副作用。

體質性低血壓

由於不明原因引起收縮壓低於90mmHg,同時舒張壓低於60mmHg,並以頭暈、心悸、乏力、脈弱為主的一種循環系疾病。本病原因有原發性與症狀性之分。症狀性每因孕婦之胎兒或腹腔和盤腔腫物的壓迫,或某些麻醉藥阻斷交感神經節前纖維,或大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心收縮力減弱而心輸出量減少所致。原發性者病因不明,急性而嚴重者,由於血壓急驟下降,引起心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頭昏、臉色蒼白、心慌心悸、出汗、惡心,摸不到脈搏等休克危象。慢性而較輕者,則有頭暈頭昏、臉色白、精神不振、心慌心悸、乏力、納差、腰膝痠軟、胸悶、思睡或少寐,脈弱、血壓持續偏低等症。心電圖、電腦圖及血常規檢查,多無異常,或有輕微改變。

中醫治療

見症為頭暈、頭昏、臉色白、精神不振、乏力、納差、腰膝痠軟、心悸心慌、脈弱或細澀、舌淡紅或黯紅,腦電圖、心電圖及血常規檢查多無異常,少數或極少數有暈厥史、跌撲史、季節性發作胸悶,胸脅痛、腹痛、嘔吐、少寐或思睡等,充分反映腎精腎氣虧虛及肝氣疏泄不及之實質。由於元氣不足不能化精,腎精不足不能化氣,氣不上布,肝失水滋,肝用疏泄不及,故出現一系列心腦供血供氧不足之虛損症。此症與高血壓陰虛陽亢或陰陽兩虛不同,有更深層次之虛損,病機相異。治療也必然不同。

治療低血壓,中醫有不同手法,有偏好用補中益氣湯、升陷湯,柴母(柴胡、知母)疏肝化裁,以參耆補元氣,熟地補元精,鹿角膠補精血,通督脈,振元陽;升麻、桔梗、柴胡、知母、葛根,升清益腦;甘附(甘草、附子)、枳殼、麥芽疏肝悅脾,山萸肉補肝澀精,細辛、生薑溫肝通脈,當歸、杞子滋血養肝,白朮、甘附、紅棗培土抑木,精旺氣充,氣升血運,則升降有常,故治療體質性低血壓具有益精補元,疏肝升清止眩之功。3

低血壓不同貧血

有些人會把低血壓和貧血混淆,以為兩者相同,或是低血壓一定是由貧血所引起。其實在醫學上,貧血與低血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細胞數量不足,或是紅血球細胞內的血紅蛋白量減少。引起貧血的原因很多,例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或是造血不良性貧血等,嚴重貧血的確會引起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動脈的壓力,其中收縮壓主要取決於心肌收縮力的大小和心臟搏出量的多少;舒張壓主要取決於外周血管的阻力。心臟搏出量減少或是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可致低血壓下降。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