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膠還是膠食品?
啫喱、軟糖、橡皮糖都是小朋友(也是成年人)很喜歡的零食,尤其喜歡那種軟軟彈彈的煙韌黏性。糖果會軟軟彈彈是因為加入了膠質,不要誤會,橡皮糖加的當然不會是橡皮,所謂膠質,是一種稱為食用膠的添加劑。
啫喱、軟糖、橡皮糖都是小朋友(也是成年人)很喜歡的零食,尤其喜歡那種軟軟彈彈的煙韌黏性。糖果會軟軟彈彈是因為加入了膠質,不要誤會,橡皮糖加的當然不會是橡皮,所謂膠質,是一種稱為食用膠的添加劑。
市面上不少火鍋店常推自助打邊爐,肥牛肉任點任吃;較次等的餐廳或是快餐店,幾十元一大塊牛排鐵板燒。
在百物騰貴的世界裡,竟有這樣的價廉物美!在品嘗那塊吃來好像很「嫩」的牛扒時,你有沒有想過它的來源?
近年關於食物添加劑的負面新聞不絕,濫用、過量,致癌、致敏、致肝腎毒性等等消息層出不窮。走一轉超級市場,你會發現百分之九十食物都是預先包裝,這些食物中或多或少都含有食物添加劑。
究竟甚麼是食物添加劑?有何使用意義?
食物添加劑可以公然存在於大多數食物食品之中而進入人類的肚子,背後不可能沒有經過風險評估和依據。
但反對食物添加劑的人認為添加劑不是食品,不能進食,是化學家搞出來的怪物。究竟現代生活是否可以摒棄食物添加劑?
橄欖是地中海國家和歐洲人主要食材之一,關於橄欖的歷史可追溯到《聖經》和羅馬時代及希臘神話。橄欖樹亦是《聖經》中指「果子必作食物,葉子乃為治病」的其中一種植物。希臘人用作為治發燒偏方。
每到秋冬時分,街頭常有飄來炒栗子的香氣。栗子,彷彿是冷天的代表,除了東方,遠在歐洲大陸的英國、意大利、法國,還有西班牙,冬天的街頭一樣有烘焙栗子叫賣。因為栗子外形與人的腎臟相像,中國人把它視為補腎食材。
任誰都知,在全球死亡疾病排行榜上,心臟病總是數一數二,其中一個致病元兇脂肪,更令人談「脂」色變。
超級市場貨架之上排列著林林總總名目不同的食油,黃澄澄明亮清澈,在中國大陸「地溝油」新聞的陰霾之下,大家有沒有想過,金黃食油的安全問題?
自從膽固醇成為人類健康殺手的其中一員後,許多人都把雞蛋與膽固醇直接連線,
認為雞蛋是導致高膽固醇的高危分子,膳食中常棄雞蛋於不顧。
雞蛋 —— 我們每天的食糧,究竟是健康的朋友還是敵人?安全還是不安全?
日本人說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三聚氰胺事件則險險是一杯牛奶摧毀一個民族。一杯牛奶的力量還真不可小覷,幾可關係國家興亡。只是,對現時在超市上滿布貨架的牛奶及奶類產品或是在餐聽所喝的牛奶,我們認識有多少?
消費者委員會公布含丙烯醯胺的零食名單,多種知名小食榜上有名。因為丙烯醯胺可以致癌,一時間全港市民對零食誠惶誠恐,購買零食時都會選擇避免含丙烯醯胺。除了丙烯醯胺,市面上還有很多影響健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