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認識心律不整
在電視劇或電影裡,演員為了表達心臟病發,總會把心絞痛、氣促、面色大變等病徵繪影繪聲地表現。耳濡目染下,不少人把心臟病與冠心病畫上等號,更誤以為心臟病泛指心絞痛、氣促等突如其來的病徵。其實,心跳過慢同屬心臟病,只是病徵卻是四肢乏力、頭暈,令患者掉以輕心。
肺癌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香港衛生署的資料,每年患者近4000人,而死亡人數則超過3000人,分別佔男女癌病致死的總人數百分之32及25,穩佔男女癌症的第一二位殺手。由於肺癌的發現多是比較晚期,難於治愈,所以死亡率甚高。
預防下背痛
當發覺自己的腰骨開始痛時,病情已經不會在最早期階段。原因是腰骨在我們的背部,看不到,勉強可說摸得到,但若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就是摸到也沒有意義,直到有痛感出現,我們才會發覺腰骨可能有問題了。
下背痛治療藥物
下背痛有多痛?相信每一個人的感受都不盡相同。不少人會因為痛而臥床,也有人形容為舉步維艱,甚至有說痛感是蔓延性,由腰傳至臀部,再傳至大腿、小腿,甚至痛到腳趾,令人坐臥難安。這種痛症,常被稱為「坐骨神經痛」。
認識冠心病
心臟病是本港僅次於癌症的第二號殺手,其中以冠心病的死亡率最高,佔心臟病總死亡人數達7成。冠心病最可怕之處在於它的突發性,患者往往在毫無症狀下突然病發,有兩成患者甚至在送至醫院前已死亡。面對這個「隱形殺手」,市民了解疾病的成因及預防方法,對降低患病風險,分外重要。
腰背護理之物理治療
腰背痛是十分常見的毛病,有統計顯示,大約每5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腰痛,也就是有百分之20的人口有腰痛的困擾。本港有研究顯示,腰背痛已成為「打工仔」請病假的第二大原因。可見從青少年開始到年邁的老人,都有機會受到腰痛的困擾。
多汗症
流汗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在運動時、身體不適發熱時,或者在炎熱的環境下,出汗有助於調節身體的體溫。過量不正常的出汗在醫學上稱為多汗症(Hyperhidrosis),多汗症也可以包括過度的面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