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要藥 白芥子利氣豁痰

0
5418
views

進入夏季,又是接受「三伏天灸」的日子。進入夏季,又是接受「三伏天灸」的日子。天灸其實是藥灸,有些人貼在身上甚至會長水泡,這些藥物中最重要的一種成分為白芥子。

過敏性鼻炎的病人或會選擇做「三伏天灸」來預防入冬時發病,三伏天灸的概念是冬病夏治,須在夏至時候的三個伏天進行。天灸並非針灸,而是藥灸,選用的藥物配方在不同的醫師手上或有出入,但白芥子與細辛卻幾是必然的用藥選擇,香港醫管局中醫部選定的三伏天灸藥物為白芥子、延胡索、製甘遂、細辛……,其中白芥子的用量比例更是其他藥物的一倍。  

白芥子是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雖然是傳統中藥,但白芥子的原產地卻是歐洲,早在唐朝以前已經傳至中國。在中國較西北的城市,如遼寧、新疆、山東、山西、四川、雲南等地方多有栽種。  

白芥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粗葉大,花期在4-6月,果期6-8月,一般待果實成熟後曬乾,打下種子,就是中藥白芥子,亦可炒至金黃成製白芥子。白芥的種子可以藥用,至於白芥的莖葉,醫書認為「動風動氣,有瘡瘍痔疾便血者俱忌」。同一株植物,並非全株皆有相同藥效。  

在「芥」這個科目上,品種很多,《唐本草》 :「芥有三種:葉大子粗者,葉可食,子入藥用;葉小子細者,葉不堪食,子但作兗;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梁米,舊云從西域來。」藥用上,除了白芥子,還有黃芥子。黃芥子與白芥子雖皆為芥子,然白芥子氣銳走散,能通經絡而利氣機,豁寒痰,散寒結,消腫痛之功強於黃芥子;白芥子偏走上焦肺,黃芥子兼顧中焦之胃。同中有異,各具特色。《藥品化義》:「白芥子橫行甚捷……通行甚銳,專開結痰,痰屬熱者能解,屬寒者能散。痰在皮裡膜外,非此不達,在四肢兩脅,非此不通。若結胸證,痰涎邪熱固結胸中及咳嗽失音,以此同蘇子、枳實、瓜蔞、杏仁、芩連為解熱下痰湯,誠利氣寬胸神劑。」  

白芥子亦稱為辣菜子,氣微,味辛辣,性溫,味厚氣銳,粉碎濕潤後,有特殊的辛烈味,以粒大、飽滿、色黃白者為佳。中醫認為辛溫無毒,歸肺經、肝經、脾經、胃經及心包經,功能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主治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麻木疼痛。

古文獻論述

  • 《本草綱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溫能發散,故有利氣豁痰、溫中開胃、散痛消腫、辟惡之功……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
  • 《藥性解》:「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胃二經。主下氣,止翻胃,消瘧癖,辟鬼邪,驅疰氣,除皮裡膜外痰涎。」
  • 《得配本草》:「辛,溫。入手太陰經氣分。通經絡,散水飲,除瘧癖,治喘嗽。痰在脅下皮裡膜外,非此不達。」
  • 《增註本草從新》:「辛溫入肺,通行經絡。發汗散寒,溫中開胃,利氣豁痰。消腫止痛,治咳嗽反胃,痺木腳氣,筋骨諸痛。
  • 《名醫別錄》:「味辛,溫,無毒。歸鼻。主除腎邪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服溫中。」

現代研究  

現代研究白芥子的化學成分,包括芥子油、脂肪油、芥子鹼、芥子及多種氨基酸,小劑量可引起氣管分泌反射性增加,有祛痰作用,白芥子經過水解後產生白芥子油,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令皮膚充血、發泡,有刺激抗菌作用。芥子粉使唾液分泌及澱粉活性增加,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分泌,大量使用可引起嘔吐。  

白芥子有祛痰作用,中國有臨床研究發現,使用白芥子配延胡索、甘遂、細辛等製劑,以生薑汁調敷大椎、雙肺俞、雙膏盲、雙腎俞、膻中等穴治鼻炎,有效率接近九成(近似天灸療法)。  

因白芥子入肺,對袪痰治咳有效,故成為治呼吸系統的常用藥,亦是三伏天灸的主要用藥。白芥子主治咳喘痰多、胸滿脅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濕痰流注、陰疽腫毒,可以煎湯內服,又可入丸、散,亦可外用、研末調敷。

常用選方

治大人小兒癰腫

出處:《千金方》
製法:芥子末,湯和敷紙上貼之。

治關節炎

出處:《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製法:芥末,醋適量。將芥末先用少量開水濕潤,再加醋調成糊狀,攤在布上再蓋一層紗布,貼敷痛處。3小時後取下,每隔3-5天貼一次。

治高年咳嗽

出處:《韓氏醫通》

「三子養親湯」

製法:紫蘇子、白芥子、蘿蔔子。上三味各洗淨,微炒,煮作湯飲。

禁忌  

白芥子辛溫走散,耗氣傷陰,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潰瘍、出血者及皮膚容易過敏者不宜。使用時用量亦不宜過大,肺虛咳嗽、陰虛火旺者忌服。現代研究,其不良反應為白芥子油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充血、灼痛,甚至發泡,內服過量可引起嘔吐、腹痛、腹瀉。

  • 《綱目》:「多食昏目動火,洩氣傷精。」
  • 《得配本草》:「陰虛火盛,氣虛久嗽者忌用。」
  • 《東北藥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劑。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