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的認識
服食止痛藥是不是一定要與胃藥同服?止痛藥是痛時服還是要定時服?痛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先忍忍,不要服藥止痛?這一串的問題,以下的問與答可以給你答案。
止痛藥的種類很多,不同的止痛藥有不同的止痛功效,不能胡亂服用,更不能濫服,否則非但無法發揮最佳的止痛效能,更可能有中毒危險。
痛症的種類大致可分兩類
- 急性痛症 —— 痛楚時間比較短,通常持續不多於6個月。例如意外創傷,手術後的痛楚等。
- 慢性痛症 —— 痛楚時間比較長,通常會持續6個月或以上。例如末期癌病、關節痛、神經痛症(包括三叉神經痛、生蛇、糖尿引致神經受損等)。
兩大類止痛藥
麻醉止痛藥
- 弱性麻醉止痛藥 —— 例如Dologesic、Codeine(可代因)、Tramadol、Pethidine等等。
- 強性麻醉止痛藥 —— 例如Morphine(嗎啡)、Methadon(美沙酮)、Fentanyl (Duragesic Patch),亦即止痛貼。
效用:止痛功能較強,兼備止咳功能。例如很多咳藥水含有Codeine(可代因)。
副作用:
- 作嘔反胃
- 便秘
- 有睡意
- 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藥物倚賴
- 嚴重者可引致呼吸減慢,血壓下降而致命。
注意事項:
- 不可與酒同服
- 服後不可駕駛
- 要飽肚服,以減輕胃部不適。
- 有需要時,可使用大便軟化劑(例如Docusate),以減少便秘,若急性便秘,可用甘油條,Bisacodyl栓劑等,幫助排便。
非麻醉止痛藥
非消炎類
例如:Paracetamol
效用:可治頭痛、感冒、肌肉疼痛、退燒、骨關節痛等,但並無消炎作用。
成人劑量:每4-6小時服1-2粒(500mg),24小時內不可多於8粒。
副作用:極少,過量會損害肝臟,尤其是酗酒者。
消炎類(分三類)
1. 傳統消炎止痛藥 —— 例如:Ibuprofen、Naproxen、Diclofenac、Indomethacin、Piroxicam。這是一種快速見效的止痛藥,但有副作用,可能引致胃部不適。服用期間宜多留意大便是否轉黑,並應在飯後服或與胃藥同服。胃潰瘍患者特別注意,須按醫生指示,與胃藥同服,或服新一代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止痛藥。
2. 新一代消炎止痛藥 —— 例如:環氧化酶-2抑制劑(COX-2 Inhibitor)。這是一種針對性抑制環氧化酶-2,以達至消炎止痛功效,而傷害胃機會大減。但長期服用,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3. 阿士匹靈(Aspirin)
- 低劑量 —— 每日1次,每次80-300mg,具稀血作用,可以預防心臟病發及中風。
- 高劑量 —— 每4至6小時服300-600mg,24小時內不可多於4000mg ,具消炎止痛作用,但副作用較多如惡心、頭暈、傷胃,嚴重的會造成內出血,因此不是止痛藥首選。
服止痛藥的問與答
- 75歲以上人士
- 曾患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者
- 常服高劑量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人士
- 患腸胃病者
- 同時服類固醇或薄血丸等人士
- 抗癲癇發作藥物,例如:Carbamazepine、Phenytoin、Neurontin。
- 肌肉鬆弛藥物,例如:Baclofen。
- 三環抗抑鬱劑,例如:Amitripty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