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類可說是品種繁多,最為我們所熟悉的應是藥材舖中隨手可見的紅棗和蜜棗。究其實,紅棗和蜜棗都是大棗的一種。
醫書《神農本草經》:大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紅棗即是大棗
大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他命A、維他命B2、維他命C及微量鈣、磷、鐵等。大棗為鼠李科植物,來源相同,依加工不同分紅棗、黑棗、蜜棗、南棗,以河南新鄭質量最佳,而山東產量最多。紅棗是稍經沸水燙過之後曬乾,黑棗是以棉子油、松煙水中煮熟,再用煙火薰焙;南棗是大棗的變種,產於浙江金華蘭溪,因為曾是貢品的關係,又稱貢棗。
大棗可當生果,也可以入藥,被列為五果之王,《神農本草經》更把大棗列為上品。大棗是中醫治病的常用藥引,《群芳譜》中謂:「十月取大棗,中破之,去皮核,文火反復炙香,煮湯飲,健脾開胃甚宜人」。日常較常用的是紅棗,研究發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是一種緩和性強壯劑,黑棗則有補腎與補血功效;蜜棗及南棗則多用於食品,較不見療效。而最受一般人歡迎的應是紅棗了。
紅棗營養豐富
中醫將紅棗歸於補氣藥類,因其性味甘平,有潤心肺、止咳、補五臟及治虛損的功效。紅棗與黑棗成分相同,功效亦類似,不過,中醫以為,黑棗更有補血的效果。紅棗不僅營養豐富,且能保護肝臟。現代的藥理學發現,紅棗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在中醫藥理學,紅棗的應用可分以下幾種:
- 健脾益胃 —— 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每日吃紅棗7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
- 補氣養血 —— 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
- 養血安神 —— 女性躁鬱症、心神不寧等,可用紅棗、甘草、小麥(甘麥大棗湯),有養血安神,舒肝解鬱的功效。
- 緩和藥性 —— 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
大棗的功效
大棗性甘溫,入脾胃經。在市面上雖然普及,但是我們對它的認識有限,其實大棗營養很高,配合其他中藥,更有加乘作用。
-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 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可與黨參、白朮配伍。用於更年期失眠與煩躁,能營養安神。
- 健胃養脾 —— 與黨參、附子、砂仁製藥,治脾胃虛弱、嘔吐酸水、胃痛、食欲減少、倦怠無力。
- 治咳潤肺、生津安眠 —— 乾咳無痰可用大棗加南沙參、黑元參、麥冬;感冒或聲音嘶啞,可用大棗、胖大海、冰糖煎飲。
- 紓緩精神 —— 大棗可舒肝解郁,用於婦女更年期煩躁及憂鬱之病,服用大棗、甘草、浮小麥,短期內可有療效。
- 緩解毒藥 —— 大棗甘溫,可緩和具有劇烈性或毒性的中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