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發現可治EB病毒相關腫瘤新方法

0
1929
views

香港大學醫學院發現,源自Vδ2-T細胞的外泌體可以有效地治療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又稱EB病毒)引起的相關腫瘤,並可誘導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項發現提供了治療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關腫瘤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發表。

EB病毒

EB病毒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感染全球近95%人口,每年導致二十多萬例癌症新症,大約2%的癌症死亡病例是由EB病毒引致的惡性腫瘤所引起。與EB病毒相關的腫瘤包括不常見的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還有一些常見於香港十大癌症榜上的鼻咽癌、胃癌和何傑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目前針對EB病毒相關腫瘤的治療方法有限,且具有顯著的脫靶毒性(Off-target Toxicities),同時對復發或難以治療腫瘤的療效很差。

Vδ2-T細胞是先天性T淋巴細胞,具有抗EB病毒相關腫瘤的潛力。但由於某些癌症患者的Vδ2-T細胞難以擴增,故而導致其臨床應用受限。外泌體(Exosomes)是能夠調控細胞之間信號傳遞的小細胞外囊泡,與細胞治療相比,外泌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容易保存和更低成本的優勢。然而,Vδ2-T細胞外泌體的抗腫瘤作用仍不清晰。

研究團隊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攜帶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配體(FasL和TRAIL)和免疫激活分子(CD80、CD86、MHC I和II)。Vδ2-T細胞外泌體通過FasL和TRAIL通路靶向並有效殺死EB病毒相關腫瘤細胞,並促進EB病毒抗原特異性CD4和CD8 T細胞擴增。在免疫缺陷和人源化小鼠模型中,Vδ2-T細胞外泌體有效控制了EB病毒相關腫瘤的生長,然而,對源自癌症患者的Vδ2-T細胞進行體外擴增並大規模製備自體Vδ2-T細胞外泌體卻是難度極高。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同種異體Vδ2-T細胞外泌體在人源化小鼠腫瘤模型中的抗腫瘤作用,發現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同種異體Vδ2-T細胞外泌體比自體Vδ2-T細胞外泌體具有更強的抗腫瘤效應。

或可製成疫苗

論文第一作者王系偉博士(左)及涂文偉教授(右)

領導該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涂文偉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首次發現了Vδ2-T細胞外泌體對EB病毒相關腫瘤的抗腫瘤效應。在多個小鼠模型中,這些外泌體能有效控制EB病毒相關腫瘤。更重要是,同種異體的Vδ2-T-Exos比自體Vδ2-T-Exos能更有效地控制EB病毒相關腫瘤。因此,從健康捐贈者Vδ2-T細胞製備的外泌體能用於治療患有EB病毒相關腫瘤的病人,這項發現非常利於此新型療法的臨床推廣和應用。」

該研究的發現對癌症免疫治療具有重要意義。Vδ2-T細胞外泌體具有免疫激活特性,顯示它們可作為免疫佐劑並傳遞免疫抗原而被用作抗癌疫苗。其次,Vδ2-T細胞外泌體具有雙重抗腫瘤效應,比其他免疫細胞的外泌體治療方法優勝,並更易於製備。第三,同種異體的Vδ2-T細胞外泌體比自體Vδ2-T細胞外泌體具有更好的抗腫瘤效果,因為同種異體外泌體不需要個人化製備,且更易於質量控制、標準化和集中化生產,有助大大提高Vδ2-T細胞外泌體臨床應用的可行性。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