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糖尿病者患癌風險較高

0
1122
views

中大研究團隊發現患糖尿病並有超重或肥胖問題的人士,若血糖水平不穩,患癌風險會增加50%;而服用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類降血壓藥物作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則可降低。

時全球有5.37億人患糖尿病。在香港,每八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年輕患者的數目更呈上升趨勢。糖尿病與肥胖症均會顯著增加患上心臟病、中風、腎衰竭和癌症等危疾的風險。隨著死於中風和心臟病的比率下降,加上人口老化,癌症已成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在香港,每四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利用大數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風險,發現患有糖尿病並有超重或肥胖問題的人士,倘若血糖水平波動不穩,患癌風險會增加50%;而服用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類(Renin-angiotensin-system inhibitor,RASi)降血壓藥物作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與非使用者相比,患癌風險降低50%。

血糖波動患癌風險高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表示:「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隨肥胖症的情况下,體內會出現異常情況,例如低度炎症,促使癌症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可高1.3-3倍,特別是肝癌、結直腸癌、胰臟癌、乳腺癌和子宮體癌。」

研究團隊利用香港糖尿病登記冊,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隨訪的3萬名患者(1995-2019年)和香港糖尿病數據庫(2000-2019年)400萬名曾在公立醫院或診所測量過血糖人士的實際血糖數據,以研究香港華人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趨勢。

在1995-2019年期間隨訪的15,286名平均年齡為50歲已確診糖尿病患者中,在患病20年後,有928人患上癌症,前三位最多人患上的癌症為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共349名患者死於癌症。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體內被葡萄糖覆蓋的紅血球的百分比指數,正常值為5.0-6.5%。簡單地說,就是每100個紅血球中,有5-6個被葡萄糖覆蓋。由於體內攜帶氧氣的紅血球每三個月便會更新,所以HbA1c可用來測量同期的平均血糖情況,而糖化血紅蛋白變異率(HbA1c Variability Score,HVS)則代表著糖化血紅蛋白的波動數據。與低HVS組相比,高HVS組患任何癌症的風險高15%;與低HVS的非肥胖患者相比,高HVS的肥胖患者(BMI ≥ 25kg/m2)患任何癌症的風險高50%,尤其是乳腺癌和肝癌。這些病人因癌症、血管和其他原因(包括感染和腎臟疾病)而死亡的風險也高出35-45%。

降壓藥物減癌症風險

另一項由中大醫學院藥物與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楊愛民領導的分析中,253,491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在6.3年的隨訪期間,5.9%患者被診斷患上癌症。研究小組發現,服用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類(Renin-angiotensin-system Inhibitor,RASi)降血壓藥物治療的糖尿病人,比非使用者患癌風險較低。

研究作者中大醫學院藥物與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周怡君醫生表示:「高血糖、低度炎症和脂肪細胞分泌物,會激活血管緊張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 一種增加血壓並刺激細胞生長的強效激素。RASi類降血壓藥物可降低Ang II的活性,並已被證實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的風險。」

研究凸顯了良好糖尿病管治的重要性,定期監測以避免血糖水平的波動和肥胖,以及早期使用藥物降低包括癌症在內的致命風險。這對於年輕、面臨長期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

陳重娥教授總結說:「糖尿病是個隱形殺手,是次研究結果凸顯利用數據影響政策及臨床治療的可行性,挽救更多的生命。」

研究結果已刊登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EBioMedicine》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