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倒流 注意非典型症状!

0
2660
views

胃酸倒流是都市流行病,在香港甚为普遍,发病率更不断上升。一项香港的最新研究发现,本港胃酸倒流发病率由2011年的4.1%,升至2017年的5.7%,推算香港约有42.8万名患者。

次研究于2017年进行,逾3,000名香港人参加,发现香港每4个患者当中,有3人未有发现自己已患上胃酸倒流。患上胃酸倒流的定义为每星期最少一次因胃部内的食物或物质反流至食道引致不适,典型症状为「火烧心」。然而,原来不少患者不会出现此典型症状,却会出现喉咙痛、声沙、咳嗽等「非典型症状」(Atypical Symptoms),有时更被误当为感冒或热气而延误诊治。

肠胃肝脏科医生陈萍儿表示,当吞咽时,食道底部的环形肌肉,即下食道括约肌会松弛,让食物流入胃内,之后又会关上,而当括约肌异常松弛或功能减弱时,胃酸由胃部倒流至食道,便是胃酸倒流。胃酸倒流会刺激食道内壁,引致发炎,若不及早处理,或可引致食道出血、食道癌等不能逆转的后果。

肥胖、胃部膨胀至横膈膜、胃部排空速度过慢、怀孕或患有硬皮症等结缔组织失调,均有较高机会出现胃酸倒流。若有吸烟习惯,喜欢吃大餐,或常太夜进食及进食高脂油炸等食物,好饮酒或咖啡等饮料,或服用某些药物等等,均会加剧胃酸倒流情况。

港患者多出现「非典型症状」

除了为人熟悉的「火烧心」外,胃酸倒流患者亦会出现胃酸上涌或过多、吞咽困难,以及感觉喉咙有肿块等症状。虽然有外国研究指出,约有23%患者会出现火烧心症状,但在香港,仅12.1%患者出现中等或以上程度的火烧心症状;临床所见,不少患者甚至没有这种症状,反而会出现胸痛、咳嗽、喉炎、哮喘、牙齿酸蚀等非典型症状,故容易被忽略或误当其他健康问题。

对胃酸倒流的误解

胃酸倒流虽然可引致吞咽困难、食道受损及病变、胸痛,但由于对生命没有即时威胁,往往被患者忽视,或对此症存在误解而错用方法处理。

误解 正解
有「火烧心」才是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症状包括胃酸上涌、胸痛、胃胀、感觉喉咙有异物,甚至声音嘶哑及干咳等咽喉反流症状。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照胃镜才发现严重的食道炎/溃疡。
垫高枕头入睡可避免胃酸倒流 站立一样会胃酸倒流,垫高枕头,甚至坐着入睡或可减轻胃酸倒流的症状,但会影响睡眠质素。改善饮食习惯、减重及药物治疗才是有效方法。
避免进食会引致「胃气」的食物 不少饮品及食物均有机会引致「胃气」(如碳酸饮品、高淀粉食物及高脂食物),但跟胃酸倒流不一定有直接关系,相反,控制食量、进食不要过急、避免睡觉前进食更为重要。
胃酸倒流成因是胃酸过多 连接食道与胃部的肌肉(即括约肌)松弛,未能正常运作,才是胃酸倒流的成因。
饮牛奶纾缓胃酸倒流 饮牛奶时会暂时中和、稀释胃酸,稍微平衡酸碱值,但进入消化系统后,牛奶内的蛋白质和钙质反而刺激胃酸分泌。

 

陈医生表示,目前治疗胃酸倒流的药物,包括制酸剂、H2受体阻断剂及质子泵抑制剂,分别有中和胃酸、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胃酸倒流及酸蚀的效用。当中质子泵抑制剂已获国际医学指引建议,作为确诊后的一线治疗药物;不过,部分已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用药后仍然出现症状,如服用至少8周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症状仍然持续,便属顽抗性胃酸倒流;主要原因为药物剂量不足或药物依从性低。另外,虽有七成患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后,症状得以纾缓,但分别有近半患者于晚间仍会出现症状,或需要接续接受其他治疗才能纾缓症状。

另外,也可使用改良型释放质子泵抑制剂(MR-PPI)治疗胃酸倒流。改良型释放质子泵抑制剂透过延长药物的分解时间或透过特别的释放技术(如两段释放技术),以延长药物于体内释放药效的时间。

虽然已有药物可有效治疗胃酸倒流,但是次研究发现,胃酸倒流的患者中,不足1%曾服用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而大部分患者均没有求诊。陈医生建议患者要有效治疗胃酸倒流,应依从医生建议按时覆诊,及遵循医生指示服用处方药物,部分因症状稍为纾缓便自行停药,最终导致病情恶化。

改善饮食生活习惯

除了药物治疗,医学研究亦证明,改善饮食习惯亦能减低或纾缓胃酸倒流情况。博士后朱海星医学博士表示,患者必须戒口,减少进食高脂肪食物、辣椒素、酒精、茶、咖啡、苏打水和牛奶等饮品,并要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如睡前两小时内才吃晚饭或饭后吃零食等。患者应培养健康饮食,建议参考地中海饮食模式,即大量摄入蔬果、全谷类、鱼类和橄榄油,控制体重,进食高纤维水果,以及睡前四小时吃晚饭等,均有助减低及预防胃酸倒流。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