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D5為亨廷頓舞蹈症重要致病機制
中大團隊發現,亨廷頓舞蹈症患者大腦中PAPD5水平較健康人士升高4.5倍,並產生神經毒性引發神經元細胞死亡,若抑制PAPD5活性可以減輕這些影響,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
亨廷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在30-50歲之間發病。該疾病主要影響大腦的尾狀核和殼核區域,導致不受控制的肌肉運動、認知能力下降,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精神障礙。中國內地及香港均有亨廷頓舞蹈症病例報告,目前,此病尚無治愈方法,現有藥物僅能緩解症狀。因此,揭示疾病的潛在機制並確定新的治療靶點迫在眉睫。
PAPD5產生神經毒性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浩然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一項有關亨廷頓舞蹈症的新分子機制,揭示Poly(A)RNA聚合酶D5(PAPD5)在亨廷頓舞蹈症中的致病作用。團隊發現,亨廷頓舞蹈症患者大腦中PAPD5水平較健康人士升高4.5倍,並產生神經毒性引發神經元細胞死亡。
陳教授團隊發現,亨廷頓舞蹈症患者大腦中PAPD5水平顯著升高。這種升高會激活下游的促凋亡信號通路,導致神經元細胞死亡 —— 這是出現亨廷頓舞蹈症的標誌性特徵。團隊的研究為亨廷頓舞蹈症的分子機制提供了關鍵解釋,並揭示了PAPD5在亨廷頓舞蹈症發病機制中的重要作用。
小分子抑制劑可緩解
團隊進一步證明,PAPD5的小分子抑制劑BCH001能夠抑制促凋亡信號通路,並在多種亨廷頓舞蹈症模型中減少神經元細胞死亡。這一發現表明,PAPD5及其相關通路是治療亨廷頓舞蹈症神經毒性的潛在靶點。目前,團隊獲中大專利申請基金支持申請美國專利,將PAPD5與BCH001用於亨廷頓舞蹈症的治療。基於這些發現,陳教授的團隊正在篩選更多候選藥物,並評估其在細胞和齧齒動物亨廷頓舞蹈症模型中的療效。
陳教授表示:「迄今為止,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可以治愈亨廷頓舞蹈症。我們的研究不僅闡明了一種新的疾病機制,還確定了一種潛在的候選藥物來應對這一毀滅性疾病。我們相信,這項研究將為開發亨廷頓舞蹈症的靶向治療干預開闢新的途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