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儿童肥胖比率增近两倍

0
1191
views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本港儿童的饮食、睡眠、运动、打机习惯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线失守,导致疫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比率增1.8倍。

港儿科基金联同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于2022年6月中完成一项有关新冠疫情对本港儿童生活及饮食习惯影响的网上问卷调查,成功访问1,439名幼稚园或小学学生的家长,了解他们由2020年至今在家庭开支、子女生活习惯及健康上的改变。

疫情增加肥胖问题

疫情期间,儿童超重或肥胖比率较疫情前上升1.8倍;当中高小(9-13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比率更由疫情前的7%增至24%。综合调查结果,疫情期间儿童肥胖问题上升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少运动,以及睡眠习惯改变而扰乱饮食规律。以下为主要发现:

  • 一半家长表示子女吃零食及喝含糖饮料的分量有所增加;近六成儿童甚至因为多吃零食而影响正餐。
  • 八成儿童减少了进行户外运动,六成儿童则减少进行课余活动。
  • 九成儿童增加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 四成儿童增加睡眠时间
  • 年纪较大的儿童出现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比率较年幼的高

香港儿科基金秘书长王晓莉医生表示:「疫下儿童缺乏正常校园及社交生活,更不能外出运动及游玩,难免感到生活乏味,因而以打机、吃零食来消磨时间,睡眠规律变得紊乱。部分孩子更因此出现超重问题,身心健康同受影响。」

孩子未能适应复课

由于新冠疫情已持续逾两年,期间香港停课长达450天,全港学生学习进度大受影响之余,亦打乱了学童的生活及饮食规律,衍生出不少学童健康问题。疫情对家长亦带来挑战,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访者在疫情期间的家庭每月总收入减少,但总支出增加,有63%受访家庭表示购买食物的支出增加。不少儿童未能适应恢复面授课堂,开学后出现负面情绪,甚或抗拒回校。受访家长中有两成坦言对于子女需要重返校园及重新调整生活节奏感到茫然无助,有两成家长压力水平高达9-10度(10度最高)。由于父母与孩子的情绪相互影响,压力水平较高的家长,其子女发脾气的比率亦较高,因而受到父母责备,孩子的快乐指数下跌幅度更达35%。整体而言,儿童的健康指数在疫情期间下跌10%,快乐指数下跌21%。研究团队建议从政策、校园及日常生活多方面着手,助儿童逐步重回「健康正轨」。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表示:「疫情下的生活习惯改变极大,对儿童的心理、社交及生活习惯带来长远的影响,甚至比染疫带来的身体伤害更大,家长亦无所适从。当务之急,是要令儿童逐步重回健康正轨。」

调查显示不少家长在疫情下为子女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以保持有规律及健康的生活。研究团队建议,要协助儿童重回「健康正轨」,家长可先从校园生活及与子女在家相处的时间着手。至于曾感染新冠病毒病的儿童则需要额外支援,特别是出现长新冠症状的群组,家长、老师和儿科医生宜持续沟通,密切监测孩子的进展。

香港儿科基金董事局委员赵长成医生提出,本港首要增设儿童事务专员,制定整全及长远的儿童健康政策。对于现有的儿童事务委员会,应加强其职能,以更有效地预防、及早发现、监测及应对儿童健康危机。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