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一项最近研究,分析了2010-2014年在香港公立医院求诊的8152名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记录,首次发现传统薄血药华法林对比新型薄血药达比加群,明显有较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能会增加长者疾病及死亡的风险,研究结果刚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心律不整疾病。大概每一百名成年人就有一至两人患上心房颤动。在过去20年,心房颤动发病率上升了两倍,估算现时香港有55000-70000名心房颤动患者。随人口老化,房颤的发病率预料将会上升。由于心房颤动使心房内血液容易形成血块,增加缺血性中风的机会。
传统抗凝血药华法林(Warfarin)可有效降低心房颤动引起的缺血性中风率达64%,华法林为维生素K拮抗药类药物,透过抑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活化,减少血块形成预防缺血性中风。但是,维生素K在骨矿化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使用华法林抑制维生素K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尽管在理论上存在骨折风险,在过去半个世纪华法林始终是心房颤动患者预防缺血性中风的唯一有效选择。
达比加群(Dabigatran)为新型薄血药,研究指其在房颤病人中预防中风的效果与华法林相若或更好。根据动物研究显示,达比加群较华法林对骨骼的影响较低;然而,对人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实际风险仍不清楚。
港大的研究是一项观测性研究,利用香港医院管理局全港临床资料库(匿名)进行。从2010-2014年,在公立医院新诊断为心房颤动的患者中,获处方达比加群或华法林的数据以1:2的比例作倾向分数配对分类,然后进行观察性随访至2016年7月31日,从而比较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在骨质疏松骨折(髋关节和椎体骨折)的病发率。
透过倾向分数配对的51496 名心房颤动患者中,共8152名新诊断患者获处方达比加群或华法林(3268人服达比加群,4884人服华法林)进入最后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74岁。在平均500天随访后,104 名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3%)。当中,32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服用达比加群(1.0%)和 72名患者服用华法林(1.5%)。统计发现,服用达比加群的心房颤动患者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为每年0.7%(即每一千人每年有七位骨折),低于服用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每年1.1%。此外,研究亦发现在曾有骨折或跌倒病历的心房颤动患者的每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服用华法林的患者(3.6%)较服用达比加群的患者(1.6%)为高。
研究的重要性
据了解,此项研究为大型流行病学研究中首次确定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心房颤动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都是长者的常见疾病。重要的是,三分一长者会在发生髋关节骨折后第一年死亡,其余患者亦因此需要依赖他人生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