鲩鱼是广东人最常吃的家常鱼类,有没有想过鲩鱼会引致过敏?香港中文大学最近发表的研究指,鲩鱼的小清蛋白有一种的致敏原标志物「Cten i 1」,比其他鱼类更易引起过敏!
鱼类过敏是香港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大约有0.25%学龄前儿童在进食鱼类后会产生过敏反应。由于常规的鱼类过敏测试多以西方鱼类作为致敏原的基础(如鳕鱼和三文鱼),但香港华人较多食用淡水鱼(例如鲩鱼),说明现时采用的鱼类过敏诊断对香港华人未必准确。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进行两项研究,以彻底了解本地华人鱼类过敏患者的特征。结果显示,针对此群组,鲩鱼比其他鱼更容易引起过敏。研究团队更从鲩鱼的小清蛋白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致敏原标志物「Cten i 1」,并已于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免疫学联合会的致敏原数据库上注册,以协助诊断。研究详情已分别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及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发表。
可避免过度戒口
全球一半食物致敏原来自鱼、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和贝壳类海产。鱼类过敏发病期较早,并会伴随终生。患者发病时轻则出现皮肤或胃肠道的过敏症状,严重可有生命危险。鱼类中出现的致敏原主要来自肌肉蛋白,一种耐热的小清蛋白。由于不同鱼类含有的小清蛋白水平不一,其致敏性亦不相同。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教授梁廷勋解释:「鱼类是日常饮食的常用食材,蕴含重要营养,例如蛋白质和Omega 3,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现时许多标准鱼类过敏测试都是以西方鱼类模型为基础,例如三文鱼和鳕鱼,但这些鱼类都不是华人的主流食材,意味着现有的测试可能存在漏洞。此外,一些患者只对某几种鱼类产生过敏反应,对其他鱼类品种则有耐受性。我们认为应该在过敏测试中包括更多鱼类,例如淡水鱼,以便作出更准确的临床诊断,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饮食指引,避免过度戒口。」
部分鱼类出现耐受性
为评估华人对鱼类过敏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应不同致敏鱼类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表现(又称IgE,一种与过敏相关的抗体),中大医学院儿科研究团队招募了28名曾经在食用鱼类后两小时内出现过敏反应的人士,参与「双盲对照口服激发测试」,以了解他们的鱼类致敏原。参加者被随机分配用三天分别进食含有鲩鱼、三文鱼或安慰剂成分的试食品,每次试食相隔最少48小时。结果如下:
呈阳性反应 | 呈阴性反应 | |
总数 | 20 | 8 |
只对鲩鱼过敏 | 14 | —— |
只对三文鱼过敏 | 1 | —— |
同时对鲩鱼及三文鱼过敏 | 5 |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临床讲师梁诗彦医生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华人鱼类过敏患者普遍对部分鱼类品种出现耐受性。换句话说,对鲩鱼过敏的患者可以食用三文鱼或其他品种的鱼类,反之亦然。研究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建议日后的特异性IgE检测应该针对患者的背景而选取相应的鱼类致敏原。在我们研究的各个鱼类品种当中,研究参与者主要对鲩鱼产生过敏反应。」
新致敏原标志物
早前一项本地调查显示,鲩鱼是香港儿童食用最多的鱼类。中大儿科团队进行的另一项鱼类过敏研究,就是调查鲩鱼的致敏性。团队招募了69名经IgE过敏测试证实对鲩鱼过敏的人士,进行血液测试以了解他们对不同鱼类的特异性IgE水平。
特异性IgE水平(中位数) | |
鲩鱼 | 4.85kUA/L |
鳕鱼 | 1.75kUA/L |
三文鱼 | 1.34kUA/L |
*kUA/L = kilo units of Allergen per liter(千克致敏原 /每升食物)
三文鱼低致敏
结果显示,鲩鱼的特异性IgE水平比与鳕鱼和三文鱼高,即代表会衍生较高的致敏反应。研究人员进一步纯化三种鱼原有的小清蛋白,并从鲩鱼小清蛋白中鉴定出带有最高IgE水平的Cten i 1,而三文鱼小清蛋白Sal s 1具最低致敏性。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梁逸轩表示:「倘若过敏测试中没有某种鱼类的标志物作检测基础,一般会以三文鱼及鳕鱼的特异性IgE水平作代替。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香港患者而言,此两种鱼类都是致敏性较低,缺乏临床参考价值,亦有可能导致敏感测试错误,出现假阴性。因此,我们研究日常食用鱼是否更适合用作诊断工具,并成功确认鲩鱼的关联性。调查更发现了一种新的致敏原标志物Cten i 1,并已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免疫学联合会的致敏原数据库注册,成为诊断工具。相信将提高未来过敏测试的准确性及特异性。」
梁廷勋教授补充:「基于这一创新的发现,我们的团队正进行以IgE或嗜碱性细胞激活水平为基础的敏感测试,希望给鱼类敏感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消息。我们亦欢迎公众参与我们的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香港人口的致敏食物来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