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50多万人因摄入过量反式脂肪而死于心血管疾病。大型临床研究发现,每增加2%从反式脂肪摄取的能量,心脏病风险上升23%。为减低反式脂肪对心脏健康的威胁,全球不少国家皆响应世卫的呼吁杜绝人工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对心脏健康的危害甚大,而不少新年美食均可能隐藏反式脂肪,为加强公众及早认清反式脂肪的面目,香港心脏专科学院院长陈艺贤医生、香港心脏专科学院义务秘书梁达智医生、心脏专科医生郭妙芳及注册营养师林思为呼吁全港市民、饮食业界及政府携手向反式脂肪说不,并促请政府加强监管,社会各界积极控制高危因素,减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机会。
比饱和脂肪更「伤心」
为了解市民对反式脂肪的认知,香港心脏专科学院于2019年7-8月期间进行了问卷调查,成功收集608份有效问卷,结果发现受访者:
- 36%不知道甚么是反式脂肪
- 65%不知道反式脂肪比饱和脂肪更伤心
- 71%不知道标签上反式脂肪含量即使为「0」,仍有可能含反式脂肪。
心脏专科医生郭妙芳指反式脂肪是经过氢化程序的「部分氢化」不饱和脂肪,大多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或在工业中使用,过量摄取会增加血液中坏胆固醇含量,容易诱发一系列「隐型杀手」 —— 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的突袭。有研究指出,相比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对心脏病有更直接的影响,会显著增加21%心血管疾病发病及28%死亡风险。
现时香港的营养标签制度,每100克含少于0.3克反式脂肪的食品可在营养标签上标示为「0」,不少常见的食品如饼干、蛋糕或面包虽然只有不足1克的反式脂肪,但积少成多,亦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调查同时探讨市民的饮食习惯,结果显示:
- 69%受访者在过去七天曾进食可能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
- 59%受访者表示即使明知食物含有反式脂肪仍会选择进食,主要原因是「食少少无所谓」(72%)或「反式脂肪无可避免」(59%)。
- 42%没有阅读营养标签的习惯,主因是资讯太过繁复和不懂阅读(42%)。
梁达智医生表示,调查反映市民严重低估反式脂肪对心血管健康的祸害。因为反式脂肪并非「少吃无妨」,世卫的建议摄取量为每日不超过2.2克,而且愈少愈好。惟不少包装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累积进食,心脏病危机同样「积少成多」;常见的油炸食物更同时含有反式脂肪及饱和脂肪!梁医生建议日常饮食应拣选天然食材,避免进食高脂肪含量的加工食品。与此同时,政府及业界亦应响应世卫的呼吁,强制禁用及限制食物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以达致「2023年全球杜绝反式脂肪食物」的目标。至目前为止已有28个国家包括美国作出相关措施,促请香港政府能够加强监管,考虑仿效国际的做法。
贺年食品暗藏陷阱
注册营养师林思为点评市面上常见的贺年食品,发现部分热卖的油角、笑口枣、曲奇饼、蝴蝶酥、蛋卷和酥条等,都可能含反式脂肪,每100克约有0.2-3.3克反式脂肪,进食少量已随时超标。市民应留意营养标签上的反式脂肪含量,同时亦要留意是否含有「部分氢化植物油」或「起酥油」等成分,含量愈高对心脏的损害亦愈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产品只标示植物油,却并无注明是哪种植物油,有机会是属于高反式脂肪或饱和脂肪的油类,少食为妙。林思为鼓励市民多拣选天然食材作替代,例如在全盒摆放无盐果仁或瓜子、干果、冷冻生果片、紫菜等;建议健康礼品可选择茶叶、新鲜水果、海味丶非油炸面食丶干果和无盐果仁等,美味之余亦有助减低心脏的负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