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鯇魚可引起過敏

0
1863
views

鯇魚是廣東人最常吃的家常魚類,有沒有想過鯇魚會引致過敏?香港中文大學最近發表的研究指,鯇魚的小清蛋白有一種的致敏原標誌物「Cten i 1」,比其他魚類更易引起過敏!

類過敏是香港常見的食物過敏之一,大約有0.25%學齡前兒童在進食魚類後會產生過敏反應。由於常規的魚類過敏測試多以西方魚類作為致敏原的基礎(如鱈魚和三文魚),但香港華人較多食用淡水魚(例如鯇魚),說明現時採用的魚類過敏診斷對香港華人未必準確。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進行兩項研究,以徹底了解本地華人魚類過敏患者的特徵。結果顯示,針對此群組,鯇魚比其他魚更容易引起過敏。研究團隊更從鯇魚的小清蛋白中發現了一種新的致敏原標誌物「Cten i 1」,並已於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免疫學聯合會的致敏原數據庫上註冊,以協助診斷。研究詳情已分別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發表。

可避免過度戒口

全球一半食物致敏原來自魚、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和貝殼類海產。魚類過敏發病期較早,並會伴隨終生。患者發病時輕則出現皮膚或胃腸道的過敏症狀,嚴重可有生命危險。魚類中出現的致敏原主要來自肌肉蛋白,一種耐熱的小清蛋白。由於不同魚類含有的小清蛋白水平不一,其致敏性亦不相同。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解釋:「魚類是日常飲食的常用食材,蘊含重要營養,例如蛋白質和Omega 3,對兒童的成長非常重要。現時許多標準魚類過敏測試都是以西方魚類模型為基礎,例如三文魚和鱈魚,但這些魚類都不是華人的主流食材,意味著現有的測試可能存在漏洞。此外,一些患者只對某幾種魚類產生過敏反應,對其他魚類品種則有耐受性。我們認為應該在過敏測試中包括更多魚類,例如淡水魚,以便作出更準確的臨床診斷,為患者提供適當的飲食指引,避免過度戒口。」

部分魚類出現耐受性

為評估華人對魚類過敏患者的臨床特徵和相應不同致敏魚類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表現(又稱IgE,一種與過敏相關的抗體),中大醫學院兒科研究團隊招募了28名曾經在食用魚類後兩小時內出現過敏反應的人士,參與「雙盲對照口服激發測試」,以了解他們的魚類致敏原。參加者被隨機分配用三天分別進食含有鯇魚、三文魚或安慰劑成分的試食品,每次試食相隔最少48小時。結果如下:

  呈陽性反應 呈陰性反應
總數 20 8
只對鯇魚過敏 14 ——
只對三文魚過敏 1 ——
同時對鯇魚及三文魚過敏 5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臨床講師梁詩彥醫生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華人魚類過敏患者普遍對部分魚類品種出現耐受性。換句話說,對鯇魚過敏的患者可以食用三文魚或其他品種的魚類,反之亦然。研究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我們建議日後的特異性IgE檢測應該針對患者的背景而選取相應的魚類致敏原。在我們研究的各個魚類品種當中,研究參與者主要對鯇魚產生過敏反應。」

新致敏原標誌物

早前一項本地調查顯示,鯇魚是香港兒童食用最多的魚類。中大兒科團隊進行的另一項魚類過敏研究,就是調查鯇魚的致敏性。團隊招募了69名經IgE過敏測試證實對鯇魚過敏的人士,進行血液測試以了解他們對不同魚類的特異性IgE水平。

  特異性IgE水平(中位數)
鯇魚 4.85kUA/L
鱈魚 1.75kUA/L
三文魚 1.34kUA/L

*kUA/L = kilo units of Allergen per liter(千克致敏原 /每升食物)

三文魚低致敏

結果顯示,鯇魚的特異性IgE水平比與鱈魚和三文魚高,即代表會衍生較高的致敏反應。研究人員進一步純化三種魚原有的小清蛋白,並從鯇魚小清蛋白中鑑定出帶有最高IgE水平的Cten i 1,而三文魚小清蛋白Sal s 1具最低致敏性。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梁逸軒表示:「倘若過敏測試中沒有某種魚類的標誌物作檢測基礎,一般會以三文魚及鱈魚的特異性IgE水平作代替。但研究結果顯示,對於香港患者而言,此兩種魚類都是致敏性較低,缺乏臨床參考價值,亦有可能導致敏感測試錯誤,出現假陰性。因此,我們研究日常食用魚是否更適合用作診斷工具,並成功確認鯇魚的關聯性。調查更發現了一種新的致敏原標誌物Cten i 1,並已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免疫學聯合會的致敏原數據庫註冊,成為診斷工具。相信將提高未來過敏測試的準確性及特異性。」

梁廷勳教授補充:「基於這一創新的發現,我們的團隊正進行以IgE或嗜鹼性細胞激活水平為基礎的敏感測試,希望給魚類敏感患者帶來更多更好的消息。我們亦歡迎公眾參與我們的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香港人口的致敏食物來源。」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