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香港的第四大致命疾病,而中风患者之中,近四分之一是因为心房颤动(房颤)所致。房颤是最普遍的心律不整疾病,长者的发病率尤高,反映老年是房颤的主要高危因素。
香港面对人口老化的趋势,预计至2041年,每三人便有一人为65岁以上长者 ,可以预期本地的房颤患者数字,只会有增无减。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属心律不整疾病之一,资料显示,每 1万名长者中,约 400 名长者患上此症。患者会因为心房的电流乱窜,心脏不能正常地泵出血液,从而滞留凝固成血块,若血块流至脑部,便有机会引致中风。
根据中文大学房颤资料库的数字发现(1999-2014年期间威尔斯亲王医院的中风个案) :由房颤引起的阻塞性中风及小中风有上升趋势,由1999年84宗升至2014年321宗,在短短15年间已上升了约282%;接近一半(44.9%)的80岁或以上患者出现阻塞性中风及小中风都是由房颤导致;发病年龄中位数维持在76-78岁之间,但在不同年龄组别均有上升趋势,特别在65-72岁之间的组别更上升了3.5倍之多;高血压或缺血性心脏病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中文大学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教授黄家星教授表示:「以临床所见,由房颤引起的病情 一般较为严重,可导致永久伤残或需长期卧床而需要由别人照顾;约25-50%病人在中风后存活率不足一年,部分病人甚至会即时死亡。」
紧急中风入院的房颤患者,事前大多没有先兆,对患者本身及其家庭带来突如其来的打击。慧进会主席袁少林先生解释:「中风严重影响长者的日常活动及自理能力,不单治疗需时,而且愈后的生活护理亦较照顾一般病患更为复杂,对家人及照顾者所带来沉重经济及心理负担。不少中风病友及家属都反映,照顾中风患者为家庭关系带来很多问题及冲击,例如中风影响患者的语言能力而致使家人间沟通困难,失却自理能力亦令患者失去尊严,再加上在康复期间或多或少会影响患者的生产力。」
单在 2015年,香港有逾3000人死于中风。事实上,每名因首次中风入院的病人,一般均需要接受数星期的急症及复康住院服务。根据2016-17年度的财政预算报告,医院管理局的普通科(急症及康复)每日住院服务成本已增至约$5,110 。医疗开支并未包括中风后所需的复康及院舍服务,以至个人、家庭和社会因该名病人中风所承受的经济损失等。
房颤的发病先兆虽然不明显,然而透过简易的把脉或心电图检查可筛查出高危患者,只要及早治疗,便可减少中风个案。香港大学内科学系萧颂华教授表示:「房颤引起的中风是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服食薄血药后,中风风险即可减低七成,可惜大部分长者都未曾接受适切治疗。根据欧洲心脏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在2016年发出的最新指引,建议65岁以上的长者应接受房颤检测。由于大部分长者有到社区内的普通科医生、家庭医生及政府基层医疗诊所覆诊,只需于这些地方进行筛查,即有机会找出隐型患者。」
针对现时有关措施的不足的四项建议:
- 建立房颤恒常化筛查机制:为高危族包括年龄达65岁以上或65岁以下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人士,于他们在公营及私营普通科门诊覆诊时进行房颤的筛查。
- 加强基层医护的培训及支援:包括在公营医疗机构或社区内工作的普通科门诊家庭医生及护理人员,如护士助理,让他们成为前线筛查者,可跟进个案及处方药物,简化工作流程,令病人可及早接受治疗 。此外,有关当局亦应纠房颤患者对阿士匹灵或抗血小板药的误解,并为医护及病人提供药物教育。
- 政府及公营医疗机构推行大规模全民教育:以「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为例,透过社区中心、长者中心、卫生署及医院管理局门诊诊所,以及私家诊所等渠道宣传房颤资讯,将疾病认知程度提升至三高认知水平。
- 加强医社协作:由政府率先推出医社协作计划 ,增强与病人组织、社区伙伴及长者中心等合作,提升长者对预防中风的意识。
医学界证实房颤的风险,尤其本地人口老化,及早为高危族筛查并施以简单的药物治疗已能有效逆转及阻止恶性循环,符合长远医疗效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