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是一种普遍而严重的心脏疾病,本港每年因此病住院超过一万八千人次,其中八百人死亡。
心脏健康列车为探讨本港患者情况,进行「心脏衰竭患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问卷调查,召集人陈艺贤医生及起搏之友副主席蔡致中医生公布调查结果。
调查访问102名心脏衰竭患者(66男/36女),当中三成人过去一年曾因心脏衰竭入院一次或以上。虽然逾八成受访患者知道心脏衰竭会引致气喘(85%)、脚部水肿(83%)和容易疲倦(83%)等常见病征,但54%人不知道会引致食欲不振;亦分别有31%及44%不知道个人行为和习惯与心脏衰竭的病征及入院次数有关,显示患者认知不足,容易忽略日常生活对病情的影响。
自我管理意识薄弱
要有效控制心脏衰竭,日常生活习惯及积极自我管理十分重要。但调查发现仅六成人常常或每天进食低盐餐,只有41%常常或每天运动30分钟,且多达25%从不或很少运动。量度体重及检查足踝肿胀情况有助监测病情,但只有13%会常常或每天量度体重,35%表示从不或很少会;亦仅36%会常常或每天检查足踝肿胀情况;更有20%表示会忘记服药,可见患者普遍忽略良好的自我管理及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受病征困扰亦不主动求诊
调查亦发现,即使出现病征,大部分受访患者亦没有采取行动作改善,当感到呼吸困难或足踝肿胀时,只有39%很可能会减少饮食中的盐分,更只有18%很可能会减少流质摄取,仅44%很有可能寻求医护人员协助。受访患者的求诊意识同样薄弱,只有13-30%患者出现不同病征时,会于1-2天内求诊,过半数患者感到气喘、脚部水肿或食欲不振,即使严重至不能工作、上街或做家务,仍只会待定期覆诊时寻求医生协助。
陈艺贤医生指出,结果反映患者就心脏衰竭的自我管理不足,主动寻求医护协助的意识薄弱,需加强针对病征及自我管理的患者教育,并计划研发协助他们自我管理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式。
积极管理心脏衰竭助减入院率
心脏衰竭是指心脏因各种原因引至功能减弱,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会出现问题,令氧气及其他养分未能有效地透过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病情严重有机会引致死亡。
蔡致中医生表示,气喘和脚部水肿是心脏衰竭常见的病征,然而不少患者的警觉性低,大大增加病情恶化而需要入院治疗,甚至死亡的风险由于心脏衰竭属长期病患,需要患者有良好的自我管理来控制病情及改善生活质素,研究显示改善自我管理技巧有助减低四成入院率。
治疗心脏衰竭,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自我管理十分重要,此外,亦可透过药物治疗或植入心电仪器来控制病情。近年已有新式药物适用于2-4期心脏衰竭患者,研究证实有效减低入院机会及死亡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