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本港多达1.3万人因癌症死亡,占全年登记死亡个案的三分一。肠癌新症数目更逐年上升,已成为香港头号癌症,2014年新症个案达4979宗。
以一生患肠癌的机会率计算,男性的平均患病率为每21人有1人,而女性则每39人有1人。
肠癌的风险因素和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如长期进食高脂胆固醇如长期进食高脂胆固醇物、摄取纤维不足;此外,家族遗传、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也可能增加风险。
香港政府现时有资助大肠癌筛查,首先需经过大便隐血测试,结果呈阳性者则进一步接受大肠镜检查。如发现有瘜肉或肿瘤,第一至三期的病人大部分可以单靠手术治愈,而部分病人或需接受其他辅助治疗如电疗或化疗。大肠癌如能在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其治愈率相当理想,即使是第三期患者,也有70-80%的完全根治率。虽然肠癌第四期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但是随着标靶药物出现,已能大幅提升四期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第四期肠癌(即癌细胞已扩散到其他器官)的治疗发展一日千里,现时癌症治疗已趋向个人化,加入针对性标靶药物合并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时个人化治疗已成国际标准,因此香港政府会免费为所有第四期肠癌患者检验RAS基因,医生会根据结果选择针对性的药物。
内科肿瘤专科医生邱宗祥指:「对于第四期肠癌患者,经过基因化验为RAS无变异,加入针对性标靶药物治疗可有效延长无恶化存活期及整体存活期,于国际大型临床研究显示,死亡风险减低约三成,恶化风险减低约四成,缩小肿瘤机会多三倍。」
只是标靶药物昂贵,病人一般难以长期负担。香港的关爱基金亦有对肠癌患者提供药物资助,却仅限于只有肝扩散的病人。癌症资讯网肠癌关注组希望政府放宽药物资助条件,从而惠及更多第四期肠癌病人。
邱宗祥医生指:「肠癌是少数可预防的症之一,所以除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多做运动外,市民亦应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瘜肉或肿瘤。只要做好预防工作,便能大减低患上肠癌的风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