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检查应对脆性骨折危机

0
95
views

香港脆性骨折个案由2004年5,596宗,飙升至2018年8,465宗,十四年间大幅增加51.2%。其中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髋部骨折个案,更由4,002宗增至5,241宗,增幅达30.9%。

港骨质疏松学会会长张正龙教授及香港骨质疏松学会临床指引工作小组主席叶大鹏医生呼吁尽快正视香港骨质疏松症个案急剧增长的问题,并建议全港推行双能量X光吸收(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DXA)筛查,从而减低骨折数字。

两年内二次骨折

造成脆性骨折的成因是由于骨质密度过低。香港骨质疏松学会会长张正龙教授引述最新香港大学的研究,指髋部骨折的死亡率与香港主要癌症杀手的死亡率相若。与癌症相比,男性髋部骨折的死亡率高于前列腺癌,与大肠癌相若;女性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则高于甲状腺癌及乳癌。脆性骨折患者还要在短期内面对二次骨折的风险,研究显示接近一半(49.5%)二次骨折的患者,都发生在初次骨折后两年之内,亦即是发生在「将临发生骨折风险」(Imminent Fracture)的高危时期。

张正龙教授表示:「脆性骨折个案近年出现了急剧增长,我们需急切正视骨质疏松症为本港医疗及公共卫生所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展开提升香港市民骨骼健康的举措亦刻不容缓。」

为应对当前的挑战,香港骨质疏松学会的跨学科骨质疏松临床指引工作小组发布了2024年最新临床管理指引。这份崭新的指引为本港医学界管理骨质疏松症提出了以实证为本的框架,帮助有效识别和管理不同风险程度的个案,从而预防骨折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影响。预计新指引将有助本地基层或专科医疗人员,以及市民共同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应对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倡DXA筛查

双能量X光吸收测量仪(DXA)一直是医学界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黄金标准。香港骨质疏松学会建议,采用DXA为本港所有年满70岁或以上男士,以及65岁或以上女性进行骨质疏松症筛查,预计可减少未来十年5,234宗髋部骨折个案,减轻患者、照顾者及香港医疗系统的负担。

香港骨质疏松学会「骨质疏松临床指引工作小组」主席叶大鹏医生强调:「DXA 筛查可帮助及早识别骨质疏松症患者,以助医生及患者提早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骨骼,有效防止骨折的发生。所有年满指定年龄的香港市民应尽快进行这项简单和无痛的筛查,并与医生积极讨论改善其骨骼健康的方案。」

及早治疗

香港骨质疏松学会新指引建议在进行DXA筛查后,有系统地分级管理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这将有助医疗界全面评估每位患者出现脆性骨折的风险,医生亦可根据患者的风险状况和进行DXA后得出的T数值(T-score),制定个人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可能性。

不同风险级别患者个人化管理方案

风险水平 建议
低风险

  • 年龄低于65岁及
    ◆T数值≤ -2.5
    ◆无严重骨折病史 

处方温和抗骨吸收药物

高风险

  • 年满65岁或以上而且T数值 ≤ -2.5,或
  • 24个月前曾发生骨折,或
  • 进行FRAX骨折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未来十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的机率(MOF)≥20%,或髋部骨折机率(HF)≥3%
处方强效抗骨吸收药物(包括口服药物、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极高风险

  • 曾经多处骨折,或
  • 过去24个月内曾出现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或
  • T数值≤ -3.0,或
  • 接受抗骨吸收药物治疗期间仍然出现骨折

处方成骨药物

 

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应每隔1-2年与医生检视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在治疗可得到最大效益。叶大鹏医生强调,骨质疏松症是需要长期治疗,患者绝对不宜在没有医生建议下停止使用药物,贸然停药可能会导致骨质密度在短时间内急剧流失。

「骨衰竭」

香港骨质疏松学会的新指引将令医学界及市民重新检视骨质疏松症对社会及自身所带来的长远影响。事实上,「脆性骨折」可导致一连串严重及广泛的并发症,包括:脊椎畸形、令患者丧失活动能力、生活质素下降,甚至增加患上其他严重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和肺炎等。

张正龙教授提醒:「我们需加强公众教育,令市民明白脆性骨折犹如骨衰竭,从而鼓励市民主动进行筛检,并按个人的风险级别与医生保持密切合作,持续监测和接受针对性的管理或治疗。」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