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0
865
views

雨天傍晚,一位母親騎著電單車載著年僅9歲的兒子,在回家路上與一輛對向行駛的貨櫃車擦身而過,不幸小孩的雨衣被貨櫃車鈎到,整個人被拉倒到馬路上拖行了十幾公尺,頭部因為有戴安全帽而沒有傷及腦部,然而卻因臀部著地導致小孩骨盆嚴重挫傷。

達急症室時,孩子的臉色及嘴唇已極度蒼白,神志迷茫,不斷無力地呻吟著:「醫生叔叔,我的屁股好痛!」

當時孩子的血壓偏低、心搏較快、呼吸急促、體溫過低、全身不斷冒冷汗。雖然胸腹並無壓痛,而且聽診呼吸音正常,但骨盆卻呈現不穩固狀態並且在被觸碰時非常疼痛。而當我們小心地替他翻過身子檢查背部時,發現他的下背出現一個體積非常龐大的血腫,X光片中可見骨盆嚴重骨折。超聲波掃描雖告訴我們腹膜腔內並無明顯內臟破裂及出血,但孩子的情況並不樂觀,因為骨盆骨折往往容易造成後腹膜腔大量出血(Retroperitoneal Hemorrhage),若無法及時止血,縱使傷者是成年人,出血量可多達3000c.c.或以上,人體將迅速進入休克狀態,更何況是一個只有9歲的小孩子!

除了一邊快速輸液及大量輸血外,第一時間緊急會診了骨科及創傷外科專家,希望透過緊急外科手術搶救小生命,最後決定會同放射科專科醫生以經導管動脈栓塞術(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為傷者止血。無奈孩子還是因失血量過多,雖然已動員多位專家,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奮力搶救,最後仍然回天乏術,宣告不治。

死因:低血容性休克。

甚麼是休克?

「休克」這個名詞不但是醫學界經常使用,日常生活中一般市民也經常掛在嘴邊,但到底大家對休克的認知如何?觀念是否正確呢?

實際上,「休克」是英文「Shock」的譯音,在臨床醫學上,嚴格來說是指人體因受到各種不同的傷病因素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危象,臨床表現為組織灌流量急劇減少而導致各種器官功能異常和結構損害的一個全身性病理過程,此等狀態足以危及性命。

醫學上,「休克」並不等於暈倒,但日常生活中市民往往把兩者混淆,原因是當人類腦部組織遭遇上述灌流量急劇減少的休克狀態時,由於腦細胞最不能忍受(那怕只是極短暫的)缺血缺氧,首當其衝在短暫時間內發生意識喪失,於是一般市民把所有暈倒都稱作「休克」。事實上,導致暈倒的原因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例如:中毒、癲癇、中風、恐懼、心律不整、血糖過低……),絕對不是單單只有休克一種而已。

休克的分類

根據引起休克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之發病機制,休克的種類大致上可分為:

  1. 低血容性休克
  2. 過敏性休克
  3. 敗血性休克
  4. 心因性休克
  5. 神經性休克

低血容性休克

腸胃道出血、產後血崩、嚴重外傷等原因引起之大量出血,上吐下瀉、脫水、燒傷等原因引起之體液流失都可能導致致命的低血容性休克。進入這一類休克的初期,病人的脈搏會出現代償性的加快、呼吸淺快、蒼白口乾、四肢冰冷,若血容積持續急劇下降,則脈搏漸趨微弱,終至血壓失守,喪失意識,甚至無法挽回地走向死亡。

事實上,在上述列舉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中,唯有低血容性休克是一般市民大眾在事故發生第一現場可以參與最多施救項目的。其中最簡單的是當看到傷者身上有明顯傷口正在大量出血時,立即以壓迫止血法替傷者止血,或使用各種隨手可以取得的材料固定骨折或骨盆,減少失血。脫水而意識仍然清楚的患者應盡速補充鹽水或運動飲料,讓傷患平躺並保持其身體溫暖,若無外傷者可抬高下肢30公分,有助於維持腦部血液灌流。盡早請求支援(報警求助)送院,一旦患者呼吸或心跳停止,立刻施行心肺復甦術。

過敏性休克

有些體質過敏的人,當注射或服用某些藥物(如:盤尼西林、阿士匹靈、X光造影劑)、蟲蛇螫咬或吃到某些食物(如:蝦蟹、蛋類等),容易誘發過敏反應。身體內某些免疫細胞會被激發而釋放出一些媒介物質(如:組織胺),使全身血管急劇擴張而導致血壓驟降,即過敏性休克,造成循環衰竭,氣道痙攣,以至死亡。一旦發生,應盡速送醫救治,因為唯有到達急症室,醫生才能及早根據其病因及嚴重程度注射抗組織胺、類固醇及腎上腺素,予以施救。

敗血性休克

當病人罹患細菌感染後,病菌釋放的毒素到達某一水平即會誘發全身性反應,病人出現發燒或體溫過低症狀,血壓漸漸下降,進入敗血性休克狀態。及早送醫,才可望查明感染源,迅速投予強效性抗生素治療,並以靜注輸液及血管收縮劑,搶救其血液動力學上的失衡狀態。

心因性休克

顧名思義,心因性休克的致病因素與心臟輸出功能障礙有著極之密切的關係。心臟如同水泵,將血液輸送到全身,而鬱血性心衰竭乃心臟因其收縮力嚴重不足而造成輸出血液之功能受損,病情極度惡化時可能進入心因性休克狀態。一般心衰竭的原因有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病變、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重度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當冠狀動脈阻塞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時,大量心肌壞死,心臟猛然發生急性泵衰竭(Acute Pump Failure),往往導致死亡率極高之心因性休克。

心包膜填塞乃心包膜與心臟之間,因外傷、惡性腫瘤、免疫風濕病、尿毒症、營養不良等各種病因出現超過正常量的心包膜積水時,嚴重影響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導致血液輸出量不足,血壓下降,患者遂進入心因性休克狀態。遇到上述事故發生時,病人可能有嚴重胸痛、冒冷汗,甚至呼吸困難。應保持冷靜,立刻聯絡緊急醫療單位,盡速送醫急救。 

神經性休克

至於神經性休克乃由於脊髓損傷造成神經性反射消失及血管擴張,管內阻力下降,產生組織灌流不足的現象,因此臨床上心搏不但並無代償性的過快,反而呈現血壓偏低、心率過慢。

從以上的簡介中,大家應該可以了解到「休克」的確如其英文名詞「Shock」,傳達的是一種具震撼性的病危狀態,不論市民或醫生,唯有對其症狀保持高度警覺性,才可望及早發現死神悄悄舉起的鐮刀,得以捍衛不幸罹病者的寶貴生命!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