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走水腫

0
3863
views

各位讀者可會覺得有時候吃得不多,卻總是像發水麵包一樣,連喝多一口水身體都會發脹?這很可能是由於脾臟虛弱,脾失健運而致。

中醫理論裡,脾主運化。運,指轉運、運送之意;化,指消化、變化的意思。脾以消化、吸收、轉輸及運送為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運化水穀(泛指食物),即把食物消化為精微物質,並再傳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以及運化水液,對水液有吸收、轉輸和布散的作用。

脾臟的功能

脾的運化水穀功能正常,才能為化生氣血提供原料,讓全身各部獲得充足營養而進行正常生理活動;脾的運化水液功能旺盛,則能既使全身各部得到充足的水液滋養,又可防止多餘的水液停滯體内,從而維持體内水液代謝平衡。

中醫學認為,脾的運化功能全賴於脾氣。若脾氣虛損,運化功能減退,即「脾失健運」,則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可出現腹脹、便溏、食欲不振,以至面色萎黃、倦怠乏力等氣血生化不足之症。

其次,由於脾臟位於人體中焦,故在水液代謝中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當脾氣虛弱時,運化水液功能減退,則會導致水液代謝障礙,多餘的水液停滯體内,形成水濕痰飲等病理出現,甚至導致水腫。故在中醫經典《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導致脾氣虛損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先天稟賦因素外,還與氣候、飲食及運動有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多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在環境、飲食及保健運動方面改善身體機能狀況。

環境調攝
氣候潮濕、涉水淋雨或久居濕地會使濕邪容易侵襲人體導致脾氣受困。在陰雨季節應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濕之邪傷脾困脾;可多進行戶外活動及享受日光浴;洗澡應洗熱水澡,程度以全身皮膚微微發紅,稍有汗出為宜,這有利於氣血循環,祛除體内濕氣。

飲食調養
飲食對脾胃的影響最為重要,平日三餐應規律飲食,忌肥甘厚味生冷之物,太甜、油膩、濃味及生冷的食物均無利於脾的運化。日常飲食可多吃具有健脾益氣功效之食物進行調理,例如:白米、燕麥、山藥、玉米、薏苡仁、白扁豆、瘦肉及雞蛋等。

以下介紹幾款食療湯水供各位參考:

山藥薏苡仁羊肉湯

材料:生薏苡仁30g,山藥20g,白胡椒3g,羊肉250g,鹽適量。
做法:白胡椒打碎後放魚湯袋內;將其餘材料洗淨,羊肉氽水;把全部材料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再轉文火煮約2小時,調味即成。
功效:溫中祛寒,健脾燥濕。

茯苓白术扁豆衣湯

材料:茯苓15g,白术10g,陳皮6g,扁豆衣10g,豬瘦肉250g,生薑3片,鹽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豬瘦肉氽水;把全部材料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再轉文火煮約2小時,調味即成。
功效:理氣健脾,化濕和胃

註:食療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保健穴位

讀者可以指腹按壓以下穴位各10-15次,按壓至痠脹為度:

  1. 足三里穴
    穴位: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
    功效:調理脾胃,扶正培元。
  2. 豐隆穴
    穴位: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
    功效: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
  3. 陰陵泉穴
    穴位:位於小腿内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功效:運中焦,化濕滯。3
備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網頁:www.ucn.org.hk
Facebook:facebook.com/ucnch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