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生積點算好!

0
9670
views

「生積」,很多父母以為是BB營養不良,在中醫來說,「生積」是小兒疳證,多由於餵養不當,BB脾胃運化失常而形成積滯。餵養不當常是新手父母常犯的毛病。

少父母都擔心自己的BB吃不飽,營養不夠,發育不良,故時常餵哺;縱使BB食欲差,也會強行餵食。

BB牙牙學語,未懂表達飢飽,若BB出現不願飲食、肚腹脹滿、噯腐吐酸、大便爛臭或秘結、多矢氣及味臭等情況時,則有機會患上「積滯」,西醫泛指消化不良,家長應多加注意。

若積滯日久,不加處理或處理不當,可繼而出現形體消瘦、面色痿黃、毛髮乾枯等嚴重症狀,便是病情加重為中醫的「疳證」,俗稱「生積」。「疳證」屬中醫兒科四大證,為古時難治之症。

為何會生積?

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先天稟賦不足,五臟六腑發育未全,特別是「脾常不足」,消化功能薄弱。若餵養不當、餵食過頻過量,不但難以消化吸收,BB更會內傷乳食,反而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導致脾胃受傷。「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積滯日久,未及時處理,脾胃嚴重損傷,則氣血兩虛,進而影響嬰幼兒的營養及生長發育,出現形體消瘦、毛髮乾枯的「疳證」。如何消積滯,避免生積?可以生活調節及中藥治療。

生活調節

1. 控制飲食

中醫認為:「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要預防生積,首要是避免進食過量過頻,定量定時進食,避免進食生冷肥膩,宜新鮮、易消化並含豐富營養。BB年幼,未能言語表達飢飽,唯靠注意其行為及身體狀況去判斷餵食分量。若BB推開乳食、見乳食哭鬧、夜睡不寧、口氣酸臭、腹部脹滿、大便秘結或爛臭等,應減少餵食的分量;若症狀持續,甚至加重,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意見,以便就診治療。

2. 定時定量添加輔助食品

無論餵哺母乳、餵食奶粉或混合餵養的嬰兒,都應按時於一定月齡添加輔助食品。添加輔助食品的原則: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不能同時添加幾種,需待嬰兒適應一種食物後才可添加另一種。應在嬰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

月齡添加輔食建議:

  • 1-4個月 ── 菜湯、水果汁。
  • 5-6個月 ── 米湯、米餬、稀粥、蛋黃、魚泥、菜泥、豆腐。
  • 7-9個月 ── 粥、爛麵、碎菜、蛋、魚。
  • 10-12個月 ── 粥、軟飯、掛麵,各種飲食豆製品、碎菜、碎肉、帶餡食物等。

3. 保持大便通暢

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便秘者,可給予蜂蜜,以室溫水沖服。

中藥治療

需減少食量。此外,很多中藥都具有消積滯的作用,治療時多在於消食化積、理氣行滯。消化食積中藥主要有山楂、神曲、麥芽、雞內金、萊菔子、陳皮、枳殼、砂仁、木香等。

1. 常用中藥:

山楂
性味:酸、甘。歸脾、胃、肝經。
功用: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生山楂能消食散瘀,焦山楂能止瀉止痢。

神曲
性味:甘、辛、溫。歸脾、胃經。
功用:消食和胃。

麥芽
性味:甘、平。歸脾、胃、肝經。
功用:消食健胃、回乳消脹。

雞內金
性味: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
功用:消食健胃、澀精止遺。

萊菔子
性味:辛、甘、平。歸脾、胃、肺經。
功用:消食除脹、降氣化痰。

陳皮
性味:辛、苦、溫。歸脾、肺經。
功用:理氣和胃、燥濕化痰。

枳殼
性味:味辛、苦、微寒。歸脾、胃、大腸經。
功用:理氣除痞、消積化痰。

2. 辨證治療:

中醫透過四診「望聞問切」,綜合分析,辨證用藥治療。常見的積滯證型如下:

乳食內積
症狀:患兒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伴脘腹脹滿,疼痛拒按;或有噯腐惡心,嘔吐酸餿乳食,煩躁哭鬧,夜臥不安,低熱,肚腹熱甚,大便穢臭,舌紅苔膩。
治法:消乳消食,化積導滯。
方藥:消乳丸(神曲、麥芽、陳皮、香附、砂仁、甘草)

脾虛夾積
症狀:患兒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睡眠不安,不思乳食,食後易飽脹,腹滿喜按,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舌淡紅,苔白膩,脈沉細而滑。
治法:健脾助運,消補兼施。
方藥:健脾丸(神曲、麥芽、陳皮、山楂、枳實、人參、白朮)

3. 消積食療

紅蘿蔔水
材料:紅蘿蔔、冰糖、粟米(酌加)、馬蹄(酌加)。
功用:消積化滯,下氣寬中。紅蘿蔔含豐富纖維,可增加腸道蠕動,有助排便。如患兒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等熱象較重時,可酌加粟米、馬蹄以清熱利濕。
做法:將材料洗淨去皮,放入煲中,加水煎煮1小時,可加少量冰糖調味。患兒飲用時可隔渣。
適應症:納食不佳、脘腹脹滿、大便不暢的寶寶。

開奶茶
材料:薏苡仁4g、小麥4g、淡竹葉3g、熟薏仁4g、麥芽4g、穀芽4g、燈芯草4g。
功用:消積化濕,清熱除煩。
做法:將材料浸洗淨15分鐘後放入煲中,加水煎煮1小時。患兒飲用時可隔渣。
適應症:納食不佳、煩躁、睡眠時啼哭、大便不暢的寶寶。

保和消滯飲
材料:神曲 4g、山楂4g、茯苓4g、陳皮4g、萊菔子3g、枳穀4g。
功用:消食化積,理氣和胃。
做法:將材料浸洗淨15分鐘後,放入煲中,加水煎煮1小時。
適應症:不思飲食、噯氣吐酸、腹脹、大便不暢的寶寶。

健脾茶
材料:太子參4g、白朮4g、茯苓4g、陳皮4g、甘草4g、山楂4g、淮山5g。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做法:將材料浸洗淨15分鐘後放入煲中,加水煎煮1小時。
適應症:用於長期不思飲食、飽食後易腹脹、形體消瘦的寶寶。

摩腹

以順時針方向為BB按摩腹部,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消化排便,減少積滯機會。

總結

BB臟腑嬌嫩,脾胃發育未全,消化能力較弱。若發現有積滯症狀,應減少食量,同時輔以摩腹、食療,甚至中藥治療。若BB未見積滯,更應重視預防和調攝,以避免積滯生積。3

備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網頁:www.yanchai.org.hk中醫服務內容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