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说一向被誉为博大精深,高不可测。阴阳五行,四诊八纲,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这些中医理论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
中医理论历史悠久,与西医比较,许多人都觉得很「玄」,不易理解。中医基础理论主要源于《黄帝内经》等古籍,而其形神学说、阴阳学说、针灸的经络和穴位,无不是人体另一空间的情况,肉眼无法看到,而中医纲要是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组成基本理论而成。
阴阳
- 阴阳分类:分为两大类或正与负
- 互相对立:互相制约,有平衡作用,阴阳消长。
- 阴阳再分:数之可拾,推之可百。
- 阴阳互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 阴阳转化:阴阳互相变化
五行
五行学说是指金木水火土的五种物质,产生分类,分节,互相消长,平衡,互相依存,互相转化,而成各样变化。
基本观点 ——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 相生: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木(肝)
- 相克:木(肝)→土(脾)→水(肾)→火(心)→金(肺)→木(肝)
- 相乘:乘对方之弱而入侵,例:木原本克土,因土不足而乘土虚而被克,使土更虚。
- 相侮:本身太强盛,例:金克木,但木太盛,金不能克,反被木所克。
八纲
八纲就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基本理论核心。阴阳是指阴阳辨证,分有阴证与阳证。
阴阳
- 阴证:精神萎蘼,面色皓白或苍白,不发热,肢冷畏寒,大便溏,小便溲清,呼吸与声音气短而音低,口不渴,喜热饮,苔白质淡,腺濡细或微弱。
- 阳证:精神狂躁,脸色潮红,壮热下恶寒,大便秘,小便短赤,呼吸气粗,语言声高,口渴喜冷饮,苔黄质红,经脉滑实或洪数。
表里
表里指病位划分,表是指皮毛、肌肤经络等部位;里是指骨髓、脏腑的部位。
- 表证:常见恶风或恶寒、发热、头痛、关节四肢酸痛、脉浮。再分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状。
- 里证: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恶热心烦,大汗出而口渴,小便短赤脉细数。
寒热
寒热指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
- 寒证:恶寒喜热口不渴,面白,四肢寒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迟或紧。
- 热证:恶热喜冷,渴喜冷饮,面红赤,四肢发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虚实
虚实指正邪盛衰,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
- 虚证:
- 肺气虚 —— 气喘息短,自汗,言语无力。
- 中气虚 —— 四末微冷,腹胀时浅痛,而喜按,不欲饮,便溏浅泻。
- 元气虚 —— 令虚阳上浮,两颧嫩红,带白,耳鸣,虚聋头晕,心跳或双手发颤或气不接续。
- 实证:
- 肺气实 —— 胸痞头眩痰多气壅不得卧
- 胃气实 —— 中胸嘈杂懊懁,嗳腐吞酸,呕吐,呃逆。
- 肠气实 —— 腹胀满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腑赤,潮热谵语。
- 肝气实 —— 头痛目眩
血分方面
虚证
唇淡面白,心烦不寐,精神衰弱,津液不足,夜热盗汗,筋惕肉润,甚则手足瘫痪。
实证
瘀在腠理,则局部青肿疼痛,在经络则身痛筋孪,瘀在上焦则胸膈肩膊刺痛,在中焦则脘腹窜痛,在下焦则小腹满刺痛,凡瘀血作痛,痛处下移,或大便色黑。
四气五味
四气
指药性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特点,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 寒、凉 —— 寒凉药多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常用于大热烦渴,脸红目赤,脉洪数等阳证热证。
- 温、热 —— 温热药多具有温阳救逆,散寒之功,用于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清稀,脉微等阴证寒证。
五味
指是辛、甘、酸、苦、咸等五种不同药味,其实是有淡味和涩味。
- 辛:能散、能行、能润。散 —— 可开表达邪,发汗解表,治表证。如麻黄、桂枝、紫苏。行 —— 行气活血,治气滞血瘀,如木香行气,桃红,红花治血。润 —— 润肾燥,治阴亏肾燥,如知母润肾燥,泻肾,菟丝子滋肾阴润肾燥。
- 甘:能补,能和,能缓。补 —— 可补虚扶弱,治虚弱证,如人参,大补元气,大枣和中补益。和 —— 指协调,如甘草调和诸药。缓 —— 指缓和急迫,治拘挛,疼痛,如白芍歛阴缓急止痛。
- 酸:能收、能涩,收指收歛,涩指涩精,治各种滑脱不禁症。如金樱子涩,五味子歛汗,河子涩肠,覆盆子缩尿。
- 苦:能泄、能燥、能坚。泄指通泄,降泄之分,如大黄芒消通泄满,涤燥屎,桑、杏仁降泄肺气,以平喘咳,栀子清泄火热。燥指燥湿,治湿证,如苍术燥寒湿,黄便燥湿热。坚指坚阴,治阴虚火旺症,如黄柏泄相火之肾阴。
- 咸:能下能软。下指泄下,治坚结便秘症,如芒消泻下通便;软指坚散结、痰核痞块,如昆布、海藻治瘿瘤,半夏牡蛎,互楞子治痰核痞块等。
- 淡:能渗能利。渗指渗湿利水,治湿邪或水气,如茯苓、苡仁利水渗湿,赭苓泽泻利尿。
升降浮沉与归经
升降浮沉
指药物在体内所产生动向,升指上升举,降指下降平逆,浮指发散向外,沉是泄利,向内,入里,升浮属阳,沉降为阴。
归经
将药物相对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进行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便形成药物的归经理论,主要是从药物对脏腑经络病症的治疗效果中总结出来的,而药物的色、味、臭,与它归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白术却不归肺经,其味甘入脾,能健脾,除湿止泻,故入肝经,白术味苦却不归心经,因其色白入肺,能补肺歛肺,故归肺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