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都見腸病毒活躍,這種可引致手足口病病徵的病毒是香港常見的傳染病,5歲以下的小童抵抗力較差,最易受感染,因為到目前為止,仍未有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以防治。
腸病毒是一種過濾性病毒,可分為70多種,其中有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而EV71腸病毒卻在近年流行於香港和台灣等地。
其實腸病毒在全球各地均見流行,夏季和初秋是流行的季節,常襲擊10歲以下的小孩子,成人案例較少見。自從1970年以後所發現的腸病都是以數字來命名,EV71型腸病毒是就目前所知最後被發現的病毒。身體感染腸病毒後,病毒大約經過2-10天的潛伏期,然後才出現症狀,病毒可以經由呼吸道的飛沫傳染或是腸胃道的糞便傳染,病人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病徵,有些也有出現如手足口病、無菌性腦膜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心肌炎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有許多證據顯示,目前很多新病種都是源自一般性腸菌,西醫暫時仍未能找到根治EV71的藥物,只能盡量控制它的蔓延。
其實病菌會永無限期地變種,而中醫是從整體出發,顧及的問題較全面,講求的是五行平衡,且可用食療去預防,這是中醫與西醫最大的區別,以此看,中醫理論不難成為未來醫學的新希望。
中醫有「冬病夏醫」的理論,目前夏日炎炎,有哪些冬天易患的病應該提早在夏天醫呢?
冬病夏醫的理論是因為一些病的起因是由於天氣冷熱的變化所造成,在中國大陸,尤其是上海一帶情況較嚴重。
在香港,四季並不很明顯,情況不算嚴重,比較典型的是寒哮(哮喘的一種),還有冬天發的一些皮膚病,例如手癬、鵝風掌之類。對於腸病毒,最有效的還是小心預防。腸病菌一般是經口傳入,小孩子抵抗力較弱,最易受感染,所以當使用公用地方,例如公廁、公用毛巾等時,一定要注意衛生。小孩子容易染腸病,究其原因是現時很多小孩並不吃母乳,導致身體的免疫能力降低,第二個最重要的問題是環境,地球自然生態不平衡,環境不斷受到污染,這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需要各國政府及人民共同去面對。
在中醫中藥方面,魚腥草、金銀花、蒲公英及黃耆等都有預防病菌的作用,適合小孩子服用,而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才是目前醫治腸病的最根本及有效的方法。3
慎選中醫中藥
現在流行中醫中藥調理,不少人都喜歡到坊間的藥材舖去找中醫師抓藥調補。但是,看中醫師之時,必須找個可信任的。
不少中藥含有毒性,不能隨便吃,有些人只是飲普通涼茶都會感到不適,可見中藥是真的不可亂服。作為中醫師,對中藥藥劑學有透徹及全面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坊間仍有很多不符資格的中醫師,不少流於紙上談兵,很多中藥連見都未見過,例如雞血藤,市面上就有真有假,不懂中藥的中醫師有機會會揀錯藥,浪費病人的金錢事小,但誤了病人的治療或是加重病人的病症,沒病變有病,後果便不堪設想。也有一類中醫師在用藥時喜歡採取大包圍方式,但求種類多且藥量重,僥倖者便有一味可以「剛好」對症,這對病人的生命是不負責任的,嚴重一點,可說是謀殺。
中醫師應該對於用藥有精闢的認識,用藥時可避免了種類多及重複,精簡的用藥令藥費更見便宜,病人得益也會更多。
用藥的分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多寡隨時會危害病人生命。舉例說,中藥中有一味叫附子,帶有劇毒,此毒有醫療作用,附子在加工之後使其毒性降低,但控制其毒性的分量很重要,假設在化學分析上設定它的藥用有效成分是0.5,如加工後使毒性降至0.4,則失去藥用價值,分量不夠不能達到療效,但如果加工把毒性降至0.6的話,毒性便會過高,危及生命。
另外,中醫師除了醫術高明用藥準確之外,最重要是有良好醫德,所謂醫者父母心,病人對醫生的信任亦好比是對父母的信任,醫生多給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有時遠勝過打針吃藥,時下有些醫生醫術高明,但有父母心的卻不多,選擇醫生高明的醫術的同時,也要留意其德行如何,有些醫生除了治病人的生理問題,也不怕花時間為病人進行長期的心理輔導,才是真正有醫德有父母心的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