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痛怎么办?

0
3232
views

人到中年常常会出现肩膀疼痛,活动受限,前屈后旋及高举困难,困扰著日常生活,令做事不便,甚至连简单的动作如梳头、穿衣、洗面等都不能灵活做到,这时候可能患上肩周炎。

周炎其实是西医所指的肩关节周围发炎,发病年龄多为50岁左右的成年人,故肩周炎有「五十肩」之称;而风寒之邪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常被称为「漏肩风」,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而本病的后期表现会出现肩关节黏连,肩部仿如被凝结或冻结状,活动会明显受限,故又有「肩凝症」、「冻结肩」等别称。本文将会为大家剖析本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特点、中医治疗和预防方法。

病因

在病因方面,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肩关节的关节囊与关节周围软组织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与肩部受凉、慢性劳损、外伤等有关。中医则认为主因是身体较虚弱、肩关节劳损或风寒邪气侵袭肩部。肩部感受风寒,阻碍气血运行,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气血不足,筋脉失养,皆可使肩部脉络气血不利而出现「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本病的特点是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常会因为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或加重,多数患者呈慢性发病,少数有外伤史。此病可根据不同的病理和病情状况,分为急性疼痛期、黏连僵硬期和缓解恢复期。临床特点是早期单侧肩部酸痛,偶见两侧肩关节疼痛,此时的疼痛多不能引起注意。1-2周后,疼痛会逐渐加重,疼痛是可以向颈部和上臂放射,或呈弥散性疼痛。本病的疼痛特点是静止痛,日间较轻,夜间较重,有些病人在夜间甚至可以痛醒,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开始会受限,逐步发展成肩关节活动广泛受限。而外伤诱发的,外伤后肩关节外展功能迟迟不能恢复,而肩周疼痛持续不愈,甚至加重。

在检查方面,肩部不会出现肿胀,而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点,病程长者更可见肩臂肌肉萎缩,以三角肌最为明显。肩外展试验会出现阳性的表现,即是肩外展功能受限,继续被动外展时,肩部会随之高耸。此时,一手触摸住肩胛骨下角,一手将患肩继续外展时,可以感到肩胛骨随之向外上转动,说明肩关节已有黏连。重者外展、外旋、后伸等各方向功能活动均受到严重限制。此病病程较长,一般在一年以内,长者可达两年之长。肩周炎应与颈椎病相鉴别,颈椎病虽有肩臂放射痛,但在肩臂部无明显压痛点,有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但肩部活动尚可,必要时可用颈椎X光片鉴别。

治疗

在治疗方面,西医多会给予病人消炎止痛药及安排物理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解除肩关节的黏连、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而中医方面,在治疗这个疾病占了一个优势,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等,都有助病人纾缓疼痛,有利筋骨。以下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法:

针灸

肩部主要由手三阳经所主,分别是手太阳经、手阳明经和手少阳经。手太阳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其「病似拨」,当肩后部压病明显时,为太阳经証;手阳明大肠经「上肩,出骨之前廉」,其「肩前臑痛」,当肩前部压痛明显时,为手阳明经証;手少阳三焦经「上肩」,其病「肩、臑、肘、臂……外皆痛」,当肩外侧压痛明显时,为手少阳经証。

中医主要将肩周炎分为三种証型:外邪内侵、气滞血瘀和气血虚弱証。三者共同的临床表现都有肩周疼痛、酸重,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或加重,患者肩前、后及外侧均有压痛,主动和被动外展、后伸、上举等功能明显受限,后期更可出现肌肉萎缩,兼有明显的感受风寒史,遇风寒疼痛加剧,得温痛减,怕风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外邪内侵;肩部有外伤或劳作过度史;疼痛拒按,舌暗或有瘀斑,脉涩,为气滞血瘀;肩部酸痛,劳累加重,或伴见头晕目眩,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气血虚弱。

针刺治法

通经活血,袪风止痛。以阿是穴(压痛点)及手阳明、手少阳和手太阳经穴位为主。

主穴:肩、肩、肩贞、肩前、阿是穴(定位请看主穴定位部分)。
配穴:

  • 手太阳经証加后溪、昆仑。
  • 手阳明经証加合谷、条口。
  • 手少阳经証加外关、阳陵泉。
  • 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
  • 气滞血瘀加内关、合谷。
  • 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

操作:足三里、气海用补法,其他穴位均用泻法。
方义:肩、肩、肩贞分别是手阳明经、手少阳经和手太阳经穴,加上阿是穴和肩前,皆是局部选穴,可帮助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袪风而止痛。

主穴定位:

  • 肩: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会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 肩: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穴寸许凹陷处。
  • 肩贞: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 肩前: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穴连线的中点。

患者平时可自我按摩这些穴位,亦可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外侧、后部,时间大约1-2分钟,在肩周的局部压痛点亦可用拇指点按片刻,后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甚至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按摩时应继续进行肩关节的活动,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请注意按摩的力度一定要适中,而针刺的疗效会比单纯自我按摩较明显和快捷。

推拿

推拿最讲究的是理筋手法,肩周炎的处理方法是患者取坐位、侧卧位或仰卧位,医术者先用滚法、揉法、拿捏法作用于肩前、肩后和肩外侧,用右手的拇、食、中指三指对握三角肌束,作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的拨法,再拨动痛点附近的冈上肌、胸肌,以让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然后医术者左手扶住肩部,右手握住患手,作牵拉、抖动和旋转活动;最后帮助患肢作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动作,以解除肌腱黏连,帮助肩部活动功能恢复。手法治疗时,会引起疼痛,故医术者应注意用力力度,以患者能忍受的程度为限,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中药治疗

治疗肩周炎的治则是因应患者的体质、疾病性质而决定,总则是温经络、袪风湿,若身体较虚弱会加以补气血、益肝肾的中药,如黄耆、当归、桑寄生等,常用处方为独活寄生汤、三痺汤等。体弱者可用当归鸡血藤汤加减等。建议患者询问中医师的意见服用中药,避免自行服药。

练功活动

肩周炎的患者平时自我锻炼肩关节的话,往往会有更好的疗效。早期患者的肩关节疼动和肌肉痉挛而令肩关节活动减少,此时若能加强患肢的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功能活动会有助纾缓肌肉痉挛而减轻疼痛;黏连僵硬期,患者可选择在早晚时反复作患肢的外展、上举、内旋、外旋、前屈、后伸等功能活动,如「叉手托上」、「内外运旋」、「手指爬墙」等动作。

  • 「叉手托上」是指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手指交叉,两肘伸直,掌心向前,健肢用力帮助患臂左右摆动,同时逐渐向上举起,以患处不太疼痛为度,亦可用双手手指交叉于背后,掌心向上,健肢用力帮助患臂作左右或上下摆动,以患处不太疼痛为度。
  • 「内外运旋」是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握拳,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以前臂来回划圆圈做肩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两臂交替,反复多次。
  • 「手指爬墙」是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正面及侧身向墙壁,用患侧手指沿墙慢慢向上爬行,使上肢高举到最大限度,然后再沿墙归回原处,反复多次。

这些动作可有助患者恢复,注意练功时应思想集中,全神贯注,动作缓而慢。每天练功约2-3次,必有助病情的恢复。但锻炼必须酌情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久之可见效果。否则操之过急,对病情有损无益。

其他治疗

  1. 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在肩部压痛点点刺,使其流少量血,加上拔火罐,这方法会较痛,适合较能忍受疼痛的患者。
  2. 小针刀疗法:肩关节出现黏连时,可在局部麻醉下,用小针刀刺入痛点,当触及硬结及条索状时,顺肌纤维走行方向剥离松解黏连,但这个方法暂时只能在内地使用。

预防与调护

中老年人应注意肩部的保暖,避免感染风寒之邪,而平时亦应多进行肩关节的自我锻炼活动,动作可参考推拿治疗部分。急性期的肩周炎以疼痛为主,而此时的肩关节被动活动尚有较大范围,应减轻持重物,减少肩关节活动;而慢性期关节已粘连,关节被动活动功能严重障碍,肩部肌肉萎缩,应加强功能锻炼。

患上肩关节切勿害怕疼痛而避免活动肩关节,应及早治疗,避免患肩到了关节黏连期。而肩周炎病程长、疗效慢,部分病人虽可自行痊愈,但时间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故此患者应树立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加强自主的练功活动,这样会疗效快见,病程缩短。3

阿是穴

中医学有个很特别的穴位叫「阿是穴」,很多人在疼痛时都会感到体表有一两个压痛点,对疼痛特别敏感,这个压痛点就是阿是穴。所以阿是穴是没有固定的位置,有时病人找不到疼痛的压痛点,需要医师逐寸逐寸的找寻。

 

参考资料:

1. 王和鸣主编《中医骨伤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 石学敏主编《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备注: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先向注册中医师咨询。
网页:www.ucn.org.hk
Facebook:facebook.com/ucnch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