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肠易激综合症的防治

0
7071
views

香港人生活繁忙,尤其是上班一族、需要应付考试的学生或一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出现问题的人,工作、生活环境或学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精神易紧张,加上食无定时,休息不足。容易患上各种肠胃疾病。除了一般较常见如胃痛、胃酸倒流、便秘、泄泻等病外,近年被诊断患上肠易激综合症的人亦愈来愈多,估计患病率大概为15-20%。

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可出现一系列的肠胃问题症状,可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习惯及(或)形态改变、便秘或腹泻。现代医学界对本病的成因尚无明确定论,多数认为致病因素与生活或工作压力、饮食习惯、情绪不稳、女性经期前后、睡眠失调、肠道感染等有关。其实任何人士也有机会患上肠易激综合症,一般年龄在20-39岁的青壮年及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多。

临床症状

  1. 腹痛:反复出现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多数为中腹或下腹部疼痛不适,可伴有腹胀及排便习惯异常。一般较易在饮食后发生,部分人士可于按摩、热敷或排便后缓解。
  2. 腹泻:一日内经常或间歇性腹泻,可在饮食后或情绪不稳时诱发,一般一日约3-5次,严重的可达10次或以上。大便多呈糊状,黏液多而量少。部分人士或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3. 便秘:大便质硬,状如羊粪,排便费力,或有急迫感、排便不尽感,可经常或间歇性便秘。除以上所述症状,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一般亦常出现胃部不适、嗳气、反胃、焦虑、失眠、头痛、心悸、胸闷、多汗、尿急尿频等症状。

肠易激综合症属中医学的「腹痛」、「泄泻」、「便秘」等范围。本病的病位在肠道,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因主要有情绪波动、感受外邪、过分劳累并休息不足、饮食不节、先天体质因素等。当中与情绪易波动、体质因素、过分劳倦的病因关系最为密切。

  • 《景岳全书.泄泻》篇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 《诸病源候论.腹病诸侯》说:「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连滞不歇,发作有时」。说明脾胃本身偏虚的人,阳气素虚,脏腑虚寒,阴阳失衡;同时,肝主疏泄,协助调畅情志和各脏腑的气机,如果情绪波动失调,则易导致肝郁气结,阻滞气机运行,令致脾胃肠道功能失调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肠胃敏感症状。由于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病机及症状较为多变复杂,一般的日常保健食疗及运动并不能完全解决病患,建议患者应尽早寻求合适治疗以尽早改善或解决问题。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特色为辨证治疗及预防并重。治疗以缓解腹痛或不适、调整大便问题为先。治疗从肝、脾、肾及肠道出发,治法包括疏肝健脾、升提中气、温脾补肾、健脾袪湿、涩肠止泻、行气通便,常用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六磨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麻子仁丸、理中丸、四神丸等。除了方药,亦可结合针灸治疗以加强疗效;针灸方面,泄泻患者多取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便秘取背部背俞穴、腹部募穴及下合穴位;脾胃虚弱患者则加取脾俞、章门;肾阳不足可取肾俞、命门穴等;虚证宜补,部分虚证患者亦可对部份穴位进行艾灸治疗增强功效。此外,亦可使用耳穴治疗及拔罐治疗以加强及巩固疗效。

本病的证型可分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肝郁脾虚、大肠燥热、湿浊中阻、寒热夹杂及脾肾阳虚证。以下列举一些病例给大家参考:

肝郁气滞证

病例:周女士,26岁,教师。
症状:常因感情事令心情抑郁,同时工作压力大及经常休息不足。近半年经常在饭后感腹胀痛,攻撑不定,时常嗳气,口淡,食欲减少,大便不畅,便质稀烂,眠差易醒。情绪不佳时以上症状均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药方中柴胡、芍药、香附、川芎疏肝解郁;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共奏理气止痛之功。加党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利湿,加麦芽、神曲助脾胃运化。
针灸:取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脾俞、肝俞、太冲穴以调肝、胃、大肠气机。
食疗:莲子15g、淮山22g、薏苡仁30g、芡实25g、大米50g;煮为粥品,每日2次,服7-14日。有助缓减脾虚便溏。

大肠燥热证

病例:郭先生,35岁,司机。
症状:平日易烦躁,有吸烟习惯,因工作关系食无定时,少喝清水,少运动,有高胆固醇史。近两个月经常感腹部胀痛,嗳气,间中咳嗽,痰黄不易咳出,常口干口苦,汗多。大便由以往每日1次及正常便质,变为现在经常2-3日才1次大便,便质干硬难出。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以泻热清肠,行气通便为主。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方中麻子仁润肠通便;大黄泻火通滞下便;杏仁降气润肠;枳实,厚朴行气通便,蜂蜜润燥滑肠。
针灸:取大肠俞、天枢、支沟、丰隆、行间、太冲穴以调肝胃及大肠气机。
食疗:肉苁蓉35g、胡桃肉15g、黑芝麻12g、大米70g;先用肉苁蓉煮汤,然后去药,放入打碎的胡桃肉、黑芝麻及大米煮为粥品,每日2次,服5-7日。有助通利大便。

按摩穴位

以下介绍一些按摩穴位的方法,可平日多做以帮助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改善症状:

胃痛:

  • 上肢 —— 正坐;内关、太渊,每穴按摩1-2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
  • 下肢 —— 正坐或仰卧;足三里、太冲、内庭、阴陵泉,每穴按摩1-2分钟,以局部出现胀痛感为宜。
  • 胸腹 —— 仰卧;中脘、下脘、章门、建里,每穴按摩2-3分钟,以局部出现胀痛感为宜。

便秘:

  • 下肢 —— 正坐或仰卧;足三里、承山、太溪、大钟、行间,每穴按摩1-2分钟,以局部出现胀痛感为宜。
  • 胸腹 —— 仰卧;天枢、气海、石关、肓俞,每穴按摩2-3分钟,以局部出现胀痛感为宜。

消化不良:

  • 下肢 —— 正坐或仰卧;太白、厉兑、内庭、足三里、三阴交,每穴按摩1-2分钟, 以局部出现胀痛感为宜。
  • 背部 —— 俯卧;三焦俞、脾俞、大肠俞,每穴按摩2-3分钟,以局部出现胀痛感为宜。
  • 胸腹 —— 仰卧;中脘、上脘、期门、腹哀,每穴按摩2-3分钟,以局部出现胀痛感为宜。
赖民康(注册中医师)

总结

正如前文提及,肠易激综合症病因之一是情绪失调,所以平日亦应多留意自己的精神状态,避免令情绪过分紧张失调,保持以乐观态度处事。遇上有需要或感到困扰时应尽快寻求合适的辅导及帮助,朋友及家人亦可多互相了解关怀。另外,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及易消化,少吃生冷、刺激性及难消化食物,三餐应定时及适量,进餐时应心情放松,慢慢进食。同时,适当适量的运动,既可锻炼身体,又可有效松弛身心,纾缓情绪,帮助减压,鼓励大家多做。3

 

备注: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咨询注册中医师为宜。
 网页:www.yanchai.org.hk中医服务内容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