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認知障礙症又有新藥!
隨著Leqembi(Lecanemab)及Kisunla(Donanemab)獲得美國FDA核准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症)患者,新近一家開發治療衰弱性神經退化性疾病生物製藥公司的新藥亦得到FDA批准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阿茲海默症。

生物相似劑提升類風濕療效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針對香港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策略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發現對一線藥物甲氨蝶呤反應欠佳的患者,使用生物相似劑抗風濕藥更具成本效益,結果已在《JAMA Network Open》發表。

房顫患者注意腦出血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相較於保守治療,「凝血酶原複合濃縮物」治療未能顯著改善華人房顫患者腦出血後的康復情況,有需要為這類患者尋求更佳治療策略。結果已於《JAMA Network Open》發表。

肉桂醛納米藥治類風濕
由港大醫學院領導的跨院校研究團隊以常見的食物添加劑肉桂醛作為抗炎劑,成功研發新型肉桂醛前藥納米粒子,可精準傳送藥物至體內發炎部位,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炎症性疾病提供一個全新的治療選擇。

脂肪肝可致乳腺癌惡化
港大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臟會過量分泌一種肝臟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或會加快乳腺癌腫瘤生長。這項發現為中醫「乳病從肝」的理論提供現代科學證據,助中醫藥治療機理。

乳癌高復發風險者建議考慮雙標靶治療
乳癌是香港第三大常見癌症,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在2021年,乳癌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28.5%。2021年乳癌新症個案按年上升12.3%至5,565宗,10年間增幅63%。
長者可用他汀類藥預防心血管病
他汀類藥物對長者的治療成效一直未有定論,港大一項研究表明,持續使用他汀類藥物有助75-84歲人士顯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相對風險21%,85歲或以上人士更可降低35%,有關研究已在學術期刊《內科學年鑑》發表。
中大研發mRNA藥治鼻咽癌
鼻咽癌大多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以EB病毒作為治療標靶,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出一種創新的鼻咽癌治療藥物,針對性地殲滅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
生物材料有望修復肌腱撕裂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兼中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成員柯岱飛教授領導的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可3D打印的生物活性材料,有望用於修復大範圍的肩袖撕裂。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發表。
退化性二尖瓣倒流死亡率比預期高
中大學醫學院與國際心臟瓣膜疾病專家合作,比較亞洲和歐美的退化性二尖瓣倒流患者在病情、治療方案及臨床結果的差異。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sia》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