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招募參與者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將開展全港首個針對復發性卵巢癌的「多基因變異 —— 藥物配對」合作研究,通過現代藥物基因組學分析,確定腫瘤DNA特徵以提供更精確的藥物配對。

FDA新批抗癌藥Herceptin生物仿製劑
Herceptin(Trastuzumab)是一種作用於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II的單株抗體,主要用於治療HER-2陽性乳癌及部分癌症的標靶藥物,其生物仿製劑最近被審批,增加藥物價格的競爭性,令更多病人受惠。


腸胃藥PPI可增胃癌風險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及藥理及藥劑學系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PPI)與胃癌風險的增加存在著關係。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剛於最新一期的國際頂尖學術期刊《Gut》上發表。



三高小食影響心臟
不少零食及預先包裝的小食都屬於「三高」食物(高鈉、高糖及高脂)。衛生署的資料顯示,本港不少成年人及學童每天均有吃小食的習慣。進食過多不健康的小食會引致過重或肥胖及高血壓,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生物相容水凝膠有望重建軟骨修復關節
運動員、勞動者及長者常因過度勞動或身體退化,關節之間的軟骨不斷磨損,變得愈來愈薄弱,當中以承受身體八成重量的膝蓋關節最易受損;由於骨膜布滿神經和血管,失去軟骨保護的骨頭互相磨擦,為患者帶來巨大痛楚,嚴重者甚至要依靠輪椅代步。
「視網膜影像」篩查華人阿茲海默症研究展開
有研究指,治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人認知障礙症」,須在患者發病初期開始才有效,然而,現時本港能夠診斷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檢測並不普遍。中文大學與養和醫院合作展開「早期阿茲海默症篩查研究」,探討華人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記(Biomarkers)作認知障礙症檢測。
非抗生素類藥物對付超級惡菌
抗生素的濫用已經導致多重抗藥性細菌的廣泛傳播,包括被稱為超級惡菌的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香港大學醫學院發現全新葡萄球菌黃素合成抑制劑NP16,削弱葡萄球菌黃素合成,使細菌更易被中性粒細胞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