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乾眼症藥或可治子宮內膜異位
中大醫學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統識辨出兩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並發現治乾眼症的非類固醇抗炎藥物整合素抑制劑有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生長,具潛力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方案。研究結果已於《Advanced Science》發表。

髖部骨折可誘發心臟病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發現,髖部骨折可能誘發心臟病;特別是有心臟衰竭病史的髖部骨折患者,其心血管疾病風險和死亡率明顯較高,預後較差,且在骨折後需更多治療照護。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通訊》。

精神藥氯氮平致血癌風險低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醫院管理局40萬份醫療數據,進行全球首個針對高效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與血癌發病率關聯的分析研究,發現使用氯氮平導致血癌的風險極低。研究結果已發表於《PLOS Medicine》。

抗病毒藥降免疫力弱患者死亡風險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口服抗病毒藥物可將免疫力弱患者的新冠後死亡風險降低42%,並揭示其與疫苗接種產生協同效應,結果已發表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 Rheumatology》。




青年人性態度開放 安全意識薄弱
香港「大專同直聯盟」與香港愛滋病基金會公布一項問卷調查發現,香港青年人性態度較以往開放,卻對安全性行為及HIV定期檢測意識薄弱,而且對有關愛滋病(AIDS)的知識存有謬誤,或增加感染風險。
免費肺癌篩查計劃
在香港,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也是頭號致命殺手。根據香港衛生署2021年的數據,新增肺癌病例共5,978宗,而死於肺癌的人數更高達4,037人,即平均每12個香港人就有一人死於肺癌。儘管及早發現肺癌能顯著提高治愈率,但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中期 或晚期,無疑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管控血糖有助預防癌症
港大醫學院發現,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良好,罹患大腸癌和肝癌的風險可降低約三成。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Gut》和《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兩份醫學期刊。研究明確提出嚴格控制血糖是有效預防大腸癌和肝癌的防癌策略,其臨床意義引起了全球醫學界關注。
AI輔助內鏡提升檢測早期胃癌
中大學醫學院成為全球首個「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測試基地以助檢測胃癌。借鑑AI系統輔助大腸鏡的成功經驗,團隊相信新技術有助提升檢測早期胃癌的準確度及幫助培訓內鏡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