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重建的迷思及意義
當乳房因疾病而需要治療或是被必須切除時,對患者心理和生理所造成的震撼是相當巨大的。通常要面對乳房切除的多是乳癌患者,病人除了要承受乳癌所帶來的死亡威脅,更要面對手術後身體的部分殘缺,加重了病人的心理壓力,而乳房重建為乳癌患者帶來身體回復完整的希望。
當乳房因疾病而需要治療或是被必須切除時,對患者心理和生理所造成的震撼是相當巨大的。通常要面對乳房切除的多是乳癌患者,病人除了要承受乳癌所帶來的死亡威脅,更要面對手術後身體的部分殘缺,加重了病人的心理壓力,而乳房重建為乳癌患者帶來身體回復完整的希望。
司徒先生猶記起某天醒來,發現身處重重精密的醫療儀器內,身旁的家人及醫護人員不停叫喊著自己的名字,重拾意識,始發覺躺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的病床上。經醫生及醫護人員解釋後,他才知道在城門河畔跑步時突然休克,其後所發生的便全不知情,到現在也只知自己昏迷了三天。
在急症室病床上躺著一位發高燒、呼吸急促的中年男人,自從一場浩劫被救回性命後,便不幸成為植物人。雖然經過長期治療後已能以頸項上的氣管造口自行呼吸,無奈卻永遠無法恢復神志正常地生活及與家人溝通。
暗瘡(Acne)主要影響青少年,也有半數的成年人面對著暗瘡問題。其實如果暗瘡的情況不嚴重,基本上可以自己處理,只要到藥房買一些普通零售藥物(Over-the-counter Drugs,OTC),簡單的暗瘡問題通常都可以迎刃而解。
筆者小時候,家在臨過年關前總有一個習慣,就是爸爸和媽媽都會帶我們買新鞋準備過新年。我想這是香港人為了意頭而成的習慣,避免在新正頭買鞋,搞到「鞋、鞋」聲!這個「買新鞋、過新年」的習慣總是令我們開心,更增添過節氣氛,還留給我們美好的回憶。
躁鬱症,全名是躁狂抑鬱症,是一種周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異常低落的病症。患病的人,情緒會在躁狂與抑鬱兩極之間擺盪,所以又稱為雙極性情緒病。嚴重的躁鬱症患者,情緒變化如雲霄飛車,不停起起落落,若是治療不及,大約有7分之1的人會有自殺行為。
香港人比其他地區的人更早認識禽流感。1997年,香港發生全球第一例禽流感,以往只能感染禽類的禽流感(Avian Influenza)H5N1病毒在香港出現,導致6人死亡,這是全球首次發現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類且可以致死,轟動醫學界和科學界。
阿誠,25歲,幼年時曾因罹患日本腦炎而導致腦部功能受損,從此併發癲癇及智能發育障礙。痙攣發作頻率頗高,需要終身按時服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病情。但因為智能不足,幾乎不可能自我照顧,更不幸是由於腦部受損的後遺症導致其情緒很不穩定,經常亂發脾氣,與家人的互動相當不良,使得家屬包括其父母兄長都極度排斥與他相處。
眼藥在處理眼睛問題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局部的治療不但有效,而且出現副作用的機會也小。可是,眼球是個非常敏感的器官,而眼藥亦不如藥丸、藥水等製劑般容易使用,萬一用之不得其法,不但令治療失效,更可能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損害。
在電視劇或電影裡,演員為了表達心臟病發,總會把心絞痛、氣促、面色大變等病徵繪影繪聲地表現。耳濡目染下,不少人把心臟病與冠心病畫上等號,更誤以為心臟病泛指心絞痛、氣促等突如其來的病徵。其實,心跳過慢同屬心臟病,只是病徵卻是四肢乏力、頭暈,令患者掉以輕心。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香港衛生署的資料,每年患者近4000人,而死亡人數則超過3000人,分別佔男女癌病致死的總人數百分之32及25,穩佔男女癌症的第一二位殺手。由於肺癌的發現多是比較晚期,難於治愈,所以死亡率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