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葉韻姿(註冊中醫/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賽馬會天水圍社區健康中心)
Posts by Donna Poon:


中大研發mRNA藥治鼻咽癌
鼻咽癌大多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以EB病毒作為治療標靶,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出一種創新的鼻咽癌治療藥物,針對性地殲滅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







腿部循環不良
或許你試過這種情況,只是平常上班下班,以平常習慣的行走速度走路,但走不了幾條街就發現雙腳(或單腳)小腿或大腿有些不適,只要停下來稍作休息,不適便會消失,而繼續走一陣後,那種像抽筋的感覺又再出現。
生物材料有望修復肌腱撕裂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兼中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成員柯岱飛教授領導的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可3D打印的生物活性材料,有望用於修復大範圍的肩袖撕裂。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發表。
退化性二尖瓣倒流死亡率比預期高
中大學醫學院與國際心臟瓣膜疾病專家合作,比較亞洲和歐美的退化性二尖瓣倒流患者在病情、治療方案及臨床結果的差異。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sia》發表。
生物仿製藥治黃斑
FDA批准Yesafili(Aflibercept-jbvf)及Opuviz(Aflibercept-yszy)作為商品名稱Eylea(Aflibercept)的可互換生物仿製藥,或有助減低治療黃斑藥物的成本。
抗病毒藥減新冠死亡及後遺症
中大研究顯示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能夠降低新冠住院患者急症期後死亡和出現後遺症的風險,研究結果已於醫學期刊《刺針傳染病學》(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
黃金6小時後取栓仍可治中風
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6小時後(黃金治療期)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取栓手術)治療仍然有效。這項為期逾五年的研究發現,當中超過三成患者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肌肉萎縮
思維清晰,身體卻完全不能移動,眼看四肢日漸萎縮,這種想動而不能動的情況的確叫人同情。在香港,肌肉萎縮症的患者雖然不多,但肌肉萎縮並不是一個單一疾病,而是多種不常見卻出現相同症狀的疾病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