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沙門氏菌 「YB1」可望製成標靶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將沙門氏菌改造成一種名為「YB1」的厭氧細菌,此細菌只能在癌腫瘤等缺氧環境中生長及繁殖,令癌腫瘤生長被有效抑制,又不會危害正常細胞。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將沙門氏菌改造成一種名為「YB1」的厭氧細菌,此細菌只能在癌腫瘤等缺氧環境中生長及繁殖,令癌腫瘤生長被有效抑制,又不會危害正常細胞。
有沒有發現,有時皮膚上出了一些小問題,看皮膚科醫生好像很小題大做,不如到藥房買支藥膏搽搽算了。這種做法有時可行有時不可行,某些輕微的皮膚病真的不必看專科,但有些皮膚病卻必須由皮膚科專科醫生處理!
最近再有發現內地人在香港非法砍伐土沉香樹,到底土沉香樹有何經濟價值?
據新聞資訊指,過去四年被斬的土沉香樹(Aquilaria sinensis)已超過一千棵, 佔成年樹比例約七至八成左右,而剩餘約一百棵的沉香樹BB(未成樹)很可能成為伐樹黨下個目標,情況令人擔憂。
心臟科病人做普通檢查,驗血報告說血鈣水平太高,後又進行了多項檢查,終於發現問題出現在副甲狀腺,醫生建議病人手術。
病人呆了,不過是血鈣高了一點點,為甚麼要做手術那麼大陣仗?還有,甲狀腺就聽過,副甲狀腺到底是甚麼?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研究團隊發現一種鈉依賴性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2)抑制劑,或可作為抗胰腺癌和前列腺癌輔助藥物。
藉由人類基因圖譜排序完成及分子生物技術的進步,科學家開始研究基因與藥物之間的關係,多項研究證實人類某些基因除了與疾病有關外,不同人種,與疾病的治療效果、預後、藥物選擇及副作用的發生率亦有明顯關連。
時間巨輪一步一步前進,香港藥劑事業從戰前到現代經歷著無數變化,藥廠由山寨廠進入GMP,藥房由騎樓底進駐高級商場,藥劑師從不被看重的「執藥」走到專業,更由三五成群聯誼會變成有組織有話語權的團體。
一段不算太顯眼的新聞,卻帶出了致癌的危機 ── 美國密蘇里法院來自陪審團的裁決,指強生(Johnson & Johnson)的嬰兒爽身粉造成一名女性死於卵巢癌,須向死者的家屬賠償7200萬美元。
爽身粉有致癌風險不僅令無數媽媽憂心,也令不少成年人心頭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