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的黃金十年
很多中年人,拚搏半輩子,子女剛成才,正開始盤算退休,卻突然發現身體患病,心臟病、糖尿病、肝硬化,甚至癌症。剛在職場退下來便跑到病床上,慨嘆一輩子所攢的錢在一兩年間全給醫生賺去。把握身體仍然健康的十年建立良好體魄,減少對醫生及藥物的依賴。
很多中年人,拚搏半輩子,子女剛成才,正開始盤算退休,卻突然發現身體患病,心臟病、糖尿病、肝硬化,甚至癌症。剛在職場退下來便跑到病床上,慨嘆一輩子所攢的錢在一兩年間全給醫生賺去。把握身體仍然健康的十年建立良好體魄,減少對醫生及藥物的依賴。
用源遠流長來形容中醫學一點不為過,中醫奉為圭杲的《黃帝內經》成書期也有二千年,在這段悠長歲月裡,中醫按不同的地域、人脈、天候,演化出不同的流派。今期我們就粗略地簡介在中醫長河裡較為人所識的流派。
在過去十年,肺癌一直是香港的頭號癌症殺手。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4年的數據,新肺癌病例約4674宗,因肺癌致死的接近3900人。不過,近年透過基因醫學研究,科學家們讓肺癌治療進入標靶及免疫藥物新時代,頭號癌症殺手的稱號在不久之後有望打破。
癌症之所以令人困惱,除要面對威脅生命的疾病,尚要面對治療的副作用,更令患者感到沮喪,是癌症常會併發痛症,而疼痛往往影響病人的生活作息及情緒。現代處理癌症,紓緩疼痛已是重要課題。
肺癌是香港癌症的「致命殺手」,也是一直高踞香港癌症死亡率的第一、第二位,逾9成肺癌患者在不同階段會遇上呼吸困難問題,因此除關注藥物治療外,也必須正視時刻困擾著患者的氣促問題。
醫院藥劑師學會認為藥物教育應由市民開始才可有效預防錯誤用藥,學會成立之後積極推行藥物公眾教育,更希望可系統化藥物教育工作,藥物教育資源中心便是在這個前提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