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可助治療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

0
3053
views

熱衷運動或是平時喜歡到大自然遠足行山的人士,因為經常需要上山下山,身體的筋骨關節不多不少會有點勞損。中醫師提醒,需要小心保護膝蓋,避免長期創傷。

多人都喜歡行山或爬山的活動,但當你試過「不停地行足一整天」後,你會發現受傷最大的莫過於你的膝蓋。曾有不少參與過毅行者的朋友告訴我,訓練的時候膝蓋還是好端端的,但在比賽的緊張時刻,膝蓋負荷過大,不單紅、腫、熱、痛全都跑出來,還要面臨「退出比賽」 的危機。

若然比賽過後,疼痛依舊,該怎麼辦呢?

毅行者常見病

《張氏醫通》曰:「膝為筋之府」。就解剖學來說,我們的膝蓋有脛腓側副韌帶、前後十字韌帶、半月板、臏腱及軟骨的組織,任何一部分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膝關節行走和負重的功能。今期我們主要集中解釋毅行一族常見的病患: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

膝關節腔內有滑膜層覆蓋,滑膜細胞分泌滑液,作為關節軟骨的潤滑劑,但由於參與毅行的人在短時間內不斷上山下山,滑膜過度勞損,受傷充血,產生大量積液,故比賽時患者表現為膝部腫脹疼痛,屈伸不利。這個時期,一般都會採用RICE(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的方法進行急救,或用貼布治療(Taping),以有彈性的膠帶將患處固定,卻又不影響患處的關節活動,使參賽者能支持著繼續比賽。

瘀血痰濕內阻

中醫認為,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屬於「痺証」範疇,主要病因是瘀血痰濕內阻,膝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瘀血內阻很容易理解,患者進行過度劇烈運動時,血脈受損,離經之血凝聚於筋膜內,瘀血就形成了。那麼痰濕呢?中醫理論認為,有瘀血即提示氣的運行受瘀血阻礙,水液不能氣化,多餘的水液停聚於骨節內,便生痰濕,使患處有沉重、脹痛感。

患者受傷後一星期內,當患處的紅腫熱痛症狀緩減時,便可以進行針刺治療。一般取穴有內膝眼、外膝眼、鶴頂、陽陵泉、足三里、血海、梁丘、阿是穴等,進針後做輕度捻轉提插至穴位產生痠脹感為度,有良好的活血通絡作用。針刺時加上電磁波治療儀,增加局部患處的皮膚溫度,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

針刺後,可為患者做適度的推拿治療。一般有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的患者,其局部肌肉筋腱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透過手法治療,可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炎症吸收和軟組織的恢復,解除肌肉痙攣,鬆解黏連,改善局部營養。

延誤最可怕

每逢提起針灸,很多朋友都異口同聲說「怕怕」;然而,當病情被延誤至不可救逆時,那才是最可怕的。

穴位位置︰
1. 內外膝眼:髕尖兩側凹陷中
2. 鶴頂:髕骨上緣正中凹陷處
3. 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
4. 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
5. 血海:髕骨內上緣上二寸
6. 梁丘: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二寸。
7. 阿是穴:以壓痛點作為針灸部位。3

 

備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網頁:www.ucn.org.hk
Facebook:facebook.com/ucnch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