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查房顫有助預防中風

0
3156
views

中風是香港的第四大致命疾病,而中風患者之中,近四分之一是因為心房顫動(房顫)所致。房顫是最普遍的心律不整疾病,長者的發病率尤高,反映老年是房顫的主要高危因素。

港面對人口老化的趨勢,預計至2041年,每三人便有一人為65歲以上長者 ,可以預期本地的房顫患者數字,只會有增無減。房顫(Atrial Fibrillation)屬心律不整疾病之一,資料顯示,每 1萬名長者中,約 400 名長者患上此症。患者會因為心房的電流亂竄,心臟不能正常地泵出血液,從而滯留凝固成血塊,若血塊流至腦部,便有機會引致中風。

根據中文大學房顫資料庫的數字發現(1999-2014年期間威爾斯親王醫院的中風個案) :由房顫引起的阻塞性中風及小中風有上升趨勢,由1999年84宗升至2014年321宗,在短短15年間已上升了約282%;接近一半(44.9%)的80歲或以上患者出現阻塞性中風及小中風都是由房顫導致;發病年齡中位數維持在76-78歲之間,但在不同年齡組別均有上升趨勢,特別在65-72歲之間的組別更上升了3.5倍之多;高血壓或缺血性心臟病都是發病的高危因素。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教授黃家星教授表示:「以臨床所見,由房顫引起的病情 一般較為嚴重,可導致永久傷殘或需長期臥床而需要由別人照顧;約25-50%病人在中風後存活率不足一年,部分病人甚至會即時死亡。」

緊急中風入院的房顫患者,事前大多沒有先兆,對患者本身及其家庭帶來突如其來的打擊。慧進會主席袁少林先生解釋:「中風嚴重影響長者的日常活動及自理能力,不單治療需時,而且愈後的生活護理亦較照顧一般病患更為複雜,對家人及照顧者所帶來沉重經濟及心理負擔。不少中風病友及家屬都反映,照顧中風患者為家庭關係帶來很多問題及衝擊,例如中風影響患者的語言能力而致使家人間溝通困難,失卻自理能力亦令患者失去尊嚴,再加上在康復期間或多或少會影響患者的生產力。」

單在 2015年,香港有逾3000人死於中風。事實上,每名因首次中風入院的病人,一般均需要接受數星期的急症及復康住院服務。根據2016-17年度的財政預算報告,醫院管理局的普通科(急症及康復)每日住院服務成本已增至約$5,110 。醫療開支並未包括中風後所需的復康及院舍服務,以至個人、家庭和社會因該名病人中風所承受的經濟損失等。

房顫的發病先兆雖然不明顯,然而透過簡易的把脈或心電圖檢查可篩查出高危患者,只要及早治療,便可減少中風個案。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蕭頌華教授表示:「房顫引起的中風是可以有效預防,患者服食薄血藥後,中風風險即可減低七成,可惜大部分長者都未曾接受適切治療。根據歐洲心臟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在2016年發出的最新指引,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應接受房顫檢測。由於大部分長者有到社區內的普通科醫生、家庭醫生及政府基層醫療診所覆診,只需於這些地方進行篩查,即有機會找出隱型患者。」

針對現時有關措施的不足的四項建議:

  1. 建立房顫恆常化篩查機制:為高危族包括年齡達65歲以上或65歲以下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人士,於他們在公營及私營普通科門診覆診時進行房顫的篩查。
  2. 加強基層醫護的培訓及支援:包括在公營醫療機構或社區內工作的普通科門診家庭醫生及護理人員,如護士助理,讓他們成為前線篩查者,可跟進個案及處方藥物,簡化工作流程,令病人可及早接受治療 。此外,有關當局亦應糾房顫患者對阿士匹靈或抗血小板藥的誤解,並為醫護及病人提供藥物教育。
  3. 政府及公營醫療機構推行大規模全民教育:以「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為例,透過社區中心、長者中心、衛生署及醫院管理局門診診所,以及私家診所等渠道宣傳房顫資訊,將疾病認知程度提升至三高認知水平。
  4. 加強醫社協作:由政府率先推出醫社協作計劃 ,增強與病人組織、社區夥伴及長者中心等合作,提升長者對預防中風的意識。

醫學界證實房顫的風險,尤其本地人口老化,及早為高危族篩查並施以簡單的藥物治療已能有效逆轉及阻止惡性循環,符合長遠醫療效益。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