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成功研發的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口服藥劑(藥用口服砒霜或ARSENOL),可用於治療一種死亡率高的血癌 ——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藥用口服砒霜的發明和應用是香港醫學史上重要里程碑,不僅是香港首款自主發明和製造的處方藥,也是首個獲得美國、歐洲和日本專利的藥物。
經過廿載不懈努力,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成功轉化香港研發成果為臨床應用,將藥用口服砒霜納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cute Pomyelocytic Leukaemia,APL)患者的治療方案。過往廣泛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藥用口服砒霜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APL患者的整體存活率超過97%,能顯著減輕副作用和治療負擔。
提升存活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藥用口服砒霜治療APL已進行超過二十年廣泛研究。在一項為期十五年的前瞻性隨訪研究中,超過400名復發性APL患者接受以藥用口服砒霜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後,其分子生物學緩解率(Molecular Remission Rate)和五年整體存活率分別高達100%及80%。這些成果是在未進行骨髓移植的情況下實現的(骨髓移植是一種高度有毒的治療方法,但全球多個沒有藥用口服砒霜藥劑的地區仍然採用)。隨後,研究團隊將藥用口服砒霜作為首次緩解後的維持治療,證明五年無白血病存活率和整體存活率分別達至90%及97%。下一步是將藥用口服砒霜納入新確診APL患者的第一線誘導治療,並達至五年內100%無白血病的存活率和整體存活率。
綜合目前的研究結果,港大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已制定一套治療計劃,重點包括及早開始治療、提供必要的支援性護理,以及在第一線誘導治療中使口服砒霜藥物。這套治療計劃能有效減低APL併發症所引致的早期死亡率,過去這一比例可高達20-30%。
研究團隊目前正在香港測試一種全口服治療方案(AAA)—— 由藥用口服砒霜(Oral-ATO)、全反式維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及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組成,並根據不同APL患者的風險進行調整。
新治療標準
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喬夏利醫生表示,這個全口服的治療方案非常有效安全,能在專科門診環境下為不同風險水平的APL患者提供藥物治療,且不需長期住院。藥用口服砒霜的治療方案可以大幅減少化療的使用,不僅適用於低風險的APL患者,亦適用於所有APL患者,包括兒童和成人。
該藥已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罕見病藥物孤兒藥資格(Orphan Drug Designation,ODD),同時取得美國FDA新藥臨床研究資格認定(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Designation,IND)。這是首款由香港研發的抗癌處方藥物獲得FDA和EMA認證,對進行針對藥用口服砒霜的全球性研究至關重要。此外,藥用口服砒霜亦獲得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經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在大灣區作臨床使用。在APL亞洲聯盟的支持下,藥用口服砒霜亦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進行APL的研究及臨床之用。
APL成為可治愈的疾病
喬夏利醫生表示:「我們的研究成功轉化為臨床應用,惠及香港和世界各地病人。藥用口服砒霜的研發不僅為APL患者的治療方案帶來重大變革。這一便捷有效的治療選擇,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對於能將這項創新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並擔任先鋒角色,並將致力於讓所有APL患者都能獲得這種挽救生命,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療法。通過擴大藥用口服砒霜的普及性,我們期望APL成為可治愈的疾病,惠澤全球患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