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必用寒涼?

0
706
views

「六氣」 —— 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在一年四時中六種不同氣候表現,是萬物生長發育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正常六氣不易使人生病。

氣變化有一定的規律和限度,當氣候變化異常,超過一定限度,六氣太過或不及,非其時而有其氣,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人體不能與之適應,疾病就會出現。

《素問.至真要大論》:「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說明六氣侵襲人體可引起複雜的病理變化。當六氣反常,超過人體適應和抗禦能力,侵犯人體引致疾病時,則稱為「六淫」。淫者,邪也,有侵淫之意。六淫既是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又是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條件。

六淫致病的特點:

  • 一是有明顯的季節性及地區性
  • 二是有一定的致病途徑和明確的病變部位,或從口鼻而入,或從肌膚侵擾,或自上而受,或從下先傷,或以肺胃為主,或以脾胃為重。
  • 三是具一定傳變次序,從表入裡,由淺而深,多始於皮毛腠理,逐漸傳入經絡臟腑。
  • 四是相兼為病與相互轉化,如風寒、寒濕、暑濕、濕熱等,寒邪鬱伏可從熱化,暑濕為病可化燥化火,熱極則能化火生風等。

暑熱之邪

暑為夏令主氣,為夏季的火熱之邪。大凡夏至以後,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熱外邪,稱為暑邪。感受暑熱之邪所引起的病理變化稱為暑病。暑熱為病,耗津傷氣,惡熱汗出、口渴喜飲(尤喜飲冷)、氣短神疲、肢體困倦為主要表現。

中暑由卒中暑熱或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致病,以陡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煩躁神昏為主要表現。當暑熱病邪發生傳變,深入體內,則恢復較難。暑邪多挾濕,氣候炎熱,雨水充盛,天暑下逼,地濕上蒸,暑濕鬱蒸,相互為病。

香港處於嶺南地域,大家亦偏嗜生冷寒涼之品,刺身、凍飲、雪糕,臨床多見暑濕証。暑濕病除火熱証候,常伴有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悶、惡心嘔吐、大便溏爛等表現。

暑邪傳變快發病急,初以清暑泄熱為主,後期暑熱損傷津氣,出現氣短倦怠等體徵,宜重用益氣生津之品,若誤用解毒瀉火之劑,令脾胃運化失司,預後更差。當正氣原氣受損,氣液欲脫而見精神萎靡,更會以人參扶助正氣。

治暑用藥

  • 暑濕傷氣:代表方為「東垣清暑益氣湯」:黃耆、蒼朮、升麻、人參、澤瀉、炒神麴、橘皮、白朮、麥冬、當歸、炙甘草、青皮、黃柏、葛根、五味子。
  • 清暑泄熱:代表方為「王氏清暑益氣湯」: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淡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西瓜青)。

東垣方清暑袪濕,益氣生津;王氏方清暑益氣,養陰生津,可見臨床治「暑」不會純用大苦大寒之劑!

在暑熱天時,西瓜汁、綠豆湯、椰青水、銀菊露確實有消暑解渴之效,但倘若真的感暑,還是要謹慎選擇,避免藥石亂投,反而加重病情。3

 

備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網頁:www.ucn.org.hk/?c=chinese_med
Facebook:facebook.com/ucnchs
Instagram:instagram.com/ucn_healthcar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