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腎癌及泌尿器官腫瘤新症數字十年間急增近7成。由於腎癌早期病徵不明顯,病人發現時多已屆晚期。近年「免疫+標靶聯合治療」在治療晚期腎細胞癌上,比傳統的單標靶治療優勝。
腎癌及其他泌尿器官癌症是香港是十大男性癌症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顯示,十年間腎癌及其他泌尿器官癌症(膀胱癌除外)的新症數字增加接近7成,至2021年新症數目已接近1千宗。
男性高2-3倍
男性患上腎癌的風險比女性高2-3倍,此外,吸煙、肥胖、高血壓、有家族病史,包括基因遺傳和患有嚴重慢性腎病的人,都屬高危群組,需要特別注意。本港腎癌最常見的發病年齡在65歲以上,現時平均每10萬名港人,約有12人患上腎癌。早期的腎癌可能只出現一些輕微症狀,若能及早發現,可增加治愈機會。腎癌三大典型病徵包括血尿、腰痛,以及腹部發現硬塊。
最常見的腎癌有兩種 —— 腎細胞癌和腎盂癌,當中腎細胞癌佔約85%,大部分為透明細胞腎癌。對於早期(即第一至第三期)腎癌患者,醫生可以採取根治性全腎或部分腎切除手術、冷凍治療、射頻消融術或放射治療。如腫瘤已經出現轉移,一般需要使用全身性藥物治療。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轉移性腎癌5年存活率下降至19%。
在治療腎癌的藥物發展上,標靶治療的目的是干擾或削弱癌細胞上的靶點,截斷癌細胞生長訊號的傳遞而使其死亡。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副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明駿醫生表示:「單藥標靶治療反應率相對較低,對於中至高風險患者作用不太理想。後來出現的雙免疫組合治療,療效雖比單藥標靶治療優勝,但對兩成腎癌患者卻沒有幫助,同時亦未被認可用於低風險患者。至近年出現的免疫標靶聯合治療,兩種藥物互相配合能產生協同效應,從而更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延長存活期
潘醫生引述最新的一項第三期國際臨床研究:「參與研究的712位患者中,使用免疫標靶聯合治療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比使用單藥標靶的患者延長超過一倍 —— 單藥標靶腎癌的無惡化存活期只有9.2個月,而聯合治療為23.9個月。另外,使用聯合治療比使用單藥標靶的死亡風險低21%。研究亦顯示使用聯合治療的客觀緩解率超過70%,比單藥治療高,當中約兩成達到完全緩解,出現病情惡化的機率比單藥治療低。同時,免疫標靶聯合治療能縮小腫瘤,減輕病人承受的痛楚。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壓、低甲狀腺性功能症、腹瀉、降低食欲和疲倦等,也有機會出現炎症性副作用,一般可用輔助性治療處理。」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表示:「過去十年間本港腎癌新症數字大幅上升,情況令人關注。有鑑於美國國家癌症治療指引及歐洲腫瘤學會治療指引,已將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列為一線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標準及優先治療方案,我們促請香港政府當局盡早把該有效的治療納入關愛基金,讓本港腎癌病人受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