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中醫治療

0
805
views

秋冬季是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期,不少孩子是感染流感病毒後發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是治療的重點。

年來在中國內地,不論成年人還是兒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率都有向上增加的趨勢,而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必須建立在有心肌炎的證據和病毒感染的證據上。

鑑別診斷

風濕性心肌炎

有咽、扁桃腺等部位的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可伴有遊走性關節炎、皮下小結、環形紅斑,心內膜、心瓣膜、心外膜亦常被累及。查血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呈正常細胞性、正常色素性貧血,白血球增加,血沉明顯增快,抗鏈球菌溶血素O (Anti-Streptolysin O,ASO)高於500單位,呈陽性。

冠心病

年齡多在40歲以上,常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症,臨床表現以陣發性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為主。心電圖ST-T改變,超聲心動圖可見心肌節段性運動減弱。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多見於20-40歲女性,以神經興奮性與功能代謝增高為主要表現,如興奮、易激動、怕熱多汗、心率增快、體重下降、食欲亢進、雙手細顫等,伴有雙眼凸出、甲狀腺腫大。血清T3、T4增高,甲狀腺碘131攝取率增高。

中毒性心肌炎

有明顯細菌感染性原發病,如白喉、傷寒、猩紅熱等,臨床上除心肌炎表現外,白血球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均明顯增高並有感染中毒表現。某些化學品或藥物如吐根素、三價銻、阿霉素等,也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根據接觸史或用藥史可以鑑別。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患者常主訴心悸、氣短、胸悶、心前區隱痛,但為時短暫(幾秒左右)或持續幾小時不緩解,症狀多少不一,多變不穩定,病人常喜歡不自主地深吸氣或嘆息樣呼吸,伴有心煩、健忘、失眠、多夢、手足心發熱等症狀,隨精神狀態及情緒好壞而波動,無明顯陽性體徵,實驗室檢查無特異性改變。

辨証要點

解胸痛性質

胸悶、胸痛是本病的常見症狀,性質有悶痛、刺痛、隱痛之不同,部位有固定不移,遊走不定之區別,結合其他伴隨症狀,可辨明胸痛的病理屬性。

  • 悶痛 —— 可表現為胸悶憋氣、拘緊不適,時時深吸氣或長嘆息稍感舒暢。一般而言,胸悶隱痛,連及兩脅,遊走不定者則為肝鬱氣滯,而胸悶憋氣,兼有嘔惡、納差,頭昏頭沉,脘腹脹滿,苔厚膩者,則是痰濁為患。
  • 刺痛 —— 胸痛如刺如針,甚則痛不可忍,部位固定不移,連及後背或左肩臂,舌質紫暗者,為血脈瘀澀所致。
  • 隱痛 —— 胸痛隱隱,時輕時重,伴氣短乏力,遇勞加重者為心氣不足,伴脅肋脹滿,心煩易怒者為肝鬱氣滯;伴部位固定,舌質紫暗者,瘀血阻絡。

辨心悸之虛實

心悸乃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最常見症狀之一,不論急性期還是慢性期或是後遺症期皆可出現。因病變程度不同,心悸也有輕重之分。一般而言,輕者為驚悸,重者為怔忡。驚悸常因外界刺激而發,心悸陣陣,跳動不安。而怔忡則無驚而悸,時覺心中惕怵,稍勞尤甚。而心悸之成因又有虛實之別,因於實者,諸如肝鬱氣滯,痰濁中阻,血脈瘀澀之屬,痺阻心脈使然;因於虛者,諸如心氣虛損,心血不足,陰虛內熱,陽虛水泛之類,心神失養所致。

脾病變之輕重順逆

因素體之不同,感邪之深淺,臨床病証有輕重之分。輕者素體較強,受邪尚淺,正氣能馭邪於外,僅表現心悸、胸悶、乏力、頭暈等症,適當治療即可向愈,病勢為順。而重症患者,素體虛弱,受邪較深,正氣不支,無力抗邪,心之氣陰兩傷或陰陽虛脫於外。臨証可見臉色蒼白,呼吸困難,咳逆倚息不得臥,手足厥逆,冷汗淋漓,甚則昏厥、抽搐。此時病情危重,如能積極治療,救逆於危厄之時,尚有挽救之望,病勢向順。反之,失治或誤治於瀕危之時,正氣外脫,陰陽離散,則生命危矣。

治法

清熱解毒抗病毒法

急性期多屬於濕毒邪氣侵心襲肺,典型病例大多具有病毒外感的前驅症狀,應及時袪邪解毒外,還應酌加抗病毒的中藥。常用方藥有銀翹散、竹葉石膏湯等,故本法為急性期基本治法之一。但邪毒早期亦可傷陰損氣,故亦應護陰益氣,可根據不同症狀選生脈散、一貫煎、四物湯、四君子湯、保元湯等合用。

益氣養陰法

後期常致氣陰兩傷,併發多種心律失常。一般以生脈散、復脈湯,加減復脈湯等為主。生脈散具有強心調壓,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數,改善心肌細胞代謝,減少心肌耗氧量等功能。復脈湯具有減低異位起搏點之興奮性和調節心臟傳導功能之作用,對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均有一定作用。若氣陰兩虛兼陰虛內熱,氣虛血瘀者可用參麥地黃湯,益氣養陰兼活血和營。

溫陽救逆法

急性爆發型及慢性期常合併有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如見畏寒、肢冷、舌淡、脈沉遲緩之竇性心動過緩、竇房、房室,束支傳導阻滯等,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保元湯、右歸丸等。心源性哮喘心肺腎陽虛為主之左心衰,以濟生腎氣湯、苓桂朮甘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三子養親湯(白芥子、紫蘇子、萊菔子)等合用以溫腎納氣,浮腫顯著脾腎陽虛為主者以真武湯合五皮飲、五苓散等,以溫陽利水,納氣平喘;心源性休克時大都屬陽氣欲脫,應以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保元湯、參附龍牡湯等合用,以四陽救逆固脫。

除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種病毒之外,還有麻疹、腮腺炎、乙型腦炎、肝炎、巨細胞病毒等。

腳氣沖心

中醫無病毒性心肌炎病名,但據其舌、脈和臨床表現,可將其歸屬於腳氣沖心、心水、心痺等病的範疇。染疫之邪(細菌、病毒、霉菌及風濕等),乘體虛內侵,由皮毛或口鼻而入,內入營血,歸於心,心臟受損而發病。發病關鍵在於正氣不足致外邪內侵,而情志、疲勞、外感等是誘發因素。

目前西醫對本病尚無可靠治療方法,中醫和西醫結合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病毒性心肌炎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現代醫學對其治療仍缺乏真正有效的措施。中醫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在改善臨床症狀,促進病情恢復方面顯示有一定優勢。目前對本病比較成熟的研究多趨於單味中藥,如北耆、刺五加、麥門冬等,但從本病發生的病因病機來看,機理比較複雜,複方研究可能更具前景。3

註:

抗鏈球菌溶血素O —— 抗鏈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是病人感染了A群溶血性鏈球菌之後,血清中出現的一種A群溶血性鏈球菌的代謝產物。成人少於400單位,兒童少於300單位,由於A組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相當常見,故正常人群的血清中也有一定數量的抗鏈球菌溶血素O,一般則在250單位以下。檢查有助診斷風濕熱。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