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糖尿藥減心衰竭風險

0
2269
views

血糖長期管理不善容易誘發多種併發症,其中最嚴重為可導致住院甚至死亡的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而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臟衰竭的機會比一般人高2-5倍,約七成患者確診糖尿病5年後會出現心衰竭先兆。

本地數據顯示,近四成(36%)心衰竭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每年進出醫院達二萬人次,超過一半(54%)病人於五年內死亡。一項探討本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對心衰竭的危機意識」的調查,於2019年9-10月期間成功訪問339位患者,評估其自我管理情況。調查發現,對心衰竭認知較低的患者自我管理亦較差,反映這類病人有較高風險罹患心衰竭!

自我管理欠佳 

調查結果顯示,48%受訪糖尿患者控糖情況欠理想,糖化血紅素(HbA1c)≥7%,24%受訪者不清楚自己的糖化血紅素(HbA1c)值,約半數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61%患病超過5年,吸煙比例達16%(較本港吸煙率的10%為高),反映患者有較高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心衰竭。調查同時透過一份國際研究的監察工具 —— 共16條涵蓋血糖管理、飲食、運動及定期覆診四大範疇的問題,全方位評估受訪者的自我管理情況。結果發現,約四成受訪者的糖尿自我管理並不理想,超過一半病人沒有定期運動的習慣。數據反映受訪者在病情管理上仍有大幅改善空間,特別在運動方面需要加強。

糖尿病衰竭風險高

調查同時發現,77%受訪者知道糖尿病會導致心衰竭,但對心衰竭的警覺度卻非常不足,72%誤以為胸口痛是心衰竭的病徵,幾乎所有受訪者不知道體重急升是心衰竭的重要症狀,逾七成人不知道腳部水腫及運動功能下降同屬警號;逾半數受訪者不知道患心衰竭5年過半數會死亡(69%)及會導致經常住院(55%)。透過統計分析,發現心衰竭認知較低的受訪者,其自我管理明顯較差。

心臟健康列車召集人、心臟科專科陳藝賢醫生陳藝賢表示,若患者警覺性低,加上自我管理差及多項高危因素,患上心衰竭的風險非常高,建議應加強公眾及患者教育,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識以及對心衰竭病徵的認知,及早預防及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新型糖尿藥防治心衰竭

根據美國糖尿協會2019年的最新指引,加強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教育及支援,有助減低併發症風險及提升生活素質。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周榮新醫生指良好的血糖管理,包括:飲食及運動等生活習慣的改善,按時覆診及服藥,並定期進行併發症檢查和密切監察病徵。

心衰竭分級 情況
A 有心衰竭高危因素(糖尿病及冠心病),心臟結構未受影響。
B 心臟結構已出現問題,但患者仍未見明顯病徵。
C 已出現心衰竭病徵,患者活動受到影響。
D 症狀嚴重,患者需要接受治療,如植入心臟起搏器或心臟移植。

資料來源: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正確用藥是良好管理的重要一環,周醫生引述國際醫學期刊《刺針》(Lancet)2019年發表的綜合分析研究指,集合34,322糖尿病患者的數據,顯示新型糖尿病藥物SGLT2抑制劑有助減低心臟病患者出現心臟不良事件,而且不論患者是否有心衰竭病歷,皆可減低心衰竭住院或心血管死亡風險。美國糖尿協會及歐洲心臟學會今年亦同步更新治療指引,建議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刺激劑作為一線預防治療。

2019年9月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布的大型研究「DAPA-HF」(Dapagliflozi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更有突破性發現,綜合4,744名心臟衰竭(II-IV期)患者,不論是否患有糖尿病,服用SGLT2抑制劑亦能減低心衰竭惡化(緊急入院或住院)達30%,而心血管死亡率則減低18%。周榮新醫生表示有別於以往用藥主要為控制血糖,現時最新的治療方向需包括有效預防及治療併發症。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