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断指

0
1455
views

「X光片显示,小弟弟左手小指发生压碎性骨折,加上血管及神经的严重损伤,目前只好考虑进行截肢手术。」 听到才4岁大的儿子将永远失去一根手指,心疼的母亲楞住了,简直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那么他以后就少一根小指囉,医生,是这样吗?」

 

「的确左手小指会比较短小。」

「医生,求你救救他的手指!都是我不好,一不留神关铁门时没有注意他的小手正扶著门边,听见他惨叫才发现他的手指被夹在门缝里,动弹不得!」

「我们会尽力保留他小指的剩余功能。」

自责地凝望着手术同意书,母亲的泪珠滴在那不忍的签名上,痛心地吻了宝宝,啜泣著目送小孩被推进手术室,妈妈的心碎了!

遗害深远

手指是儿童在睡醒后身体上最活跃的一部分,因此,儿童手指受伤是一件值得我们关注的意外事故,其所造成的问题大致可分为急性期影响及慢性伤害。

受伤当时往往会带给小孩极度的疼痛及恐惧,急性期的痛楚在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 (如游戏、学校活动、课外活动、进食、自我照顾等)也势必造成种种障碍。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见不幸被门窗夹伤的指骨发生严重骨折。

与此同时,这类意外事件亦使家长产生极度的焦虑及自责,担心小孩的手指是否能完全康复、会否导致日后发育畸形或功能上的障碍。若一旦因受伤程度太过严重而必须面对截肢的命运时,其所造成的慢性伤害则更为深远,不但使儿童在接受教育及学习各种技能上形成严重障碍,更使伤者内心长期承受着心理创伤(Psycho Trauma)的折腾,同侪压力、自卑感、缺乏自信、退缩、孤僻、忧郁,甚至愤世嫉俗、自暴自弃。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导致儿童手指意外受伤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不幸事故的发生。

儿童断指的数据

根据在英国Glasgow皇家病童医院一项具权威性的研究显示,手指受伤好发于儿童。38%伤者年龄小于5岁,32%年龄介乎于5-10岁之间,30%年龄大于10岁。59%手指受伤发生在家中,15%发生在托儿所或学校,4%发生在车上,6%发生在其他场所。手指被房门夹伤占79%(其中75%发生在家中,4%发生在学校),手指被车门夹伤占9%,而被铁闸夹伤占7%(其中4%发生在家中,3%发生在公园),其他门窗夹伤占5%。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49%的手指夹伤意外发生在门铰侧(Hinge Side),38%发生在门锁侧(Lock Side),而只有5%发生在双重门的两片门板中间,约有8%的儿童伤患或家长不清楚到底手指夹伤事故发生在哪个位置。年龄较小的儿童(小于10岁)手指夹伤意外好发于门铰侧,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大于10岁)手指夹伤意外好发于门锁侧。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手指夹伤事故发生时,约有47%的个案门户是由另一位小孩关上的,25%的个案门户是由另一位成人关上的,15%的个案门户是自动关上的或被风吹关上的,还有13%而受伤者自己关上的。

至于门窗夹伤手指的发生率及常见部位,请参看(图2)及(图3)。这些宝贵的流行病学的数据,不但是临床外伤学上必须的诊疗依据,更可作为日后研发各种预防措施的重要参考。

防夹概念

立法硬性规定全面装设预防门窗夹伤措施将是进步国家保护儿童及降低社会成本的必然趋势。目前市面上已可见根据各种不同概念设计的防夹设备,其成本低廉,但却可保障儿童的肢体安全,避免发生遗憾终身的意外事故。在此简略介绍三种主要的防夹概念:

防止儿童手指伸进门铰的设计概念:

澳洲科学家发明用塑胶罩覆蓋门铰侧的沟槽,使小孩子无法把手指伸进门铰。但此项发明只针对预防发生在门铰侧的手指夹伤事故,却忽略了门锁侧的危险性。

发生夹手指时产生缓冲的设计概念:

丹麦科学家发明以橡胶缓冲手指被门铰夹伤时的力量。但此项发明只针对减轻发生在门铰侧的手指夹伤事故,却忽略了门锁侧的危险性。在门框及门缘上装上泡绵乳胶,缓冲手指被门夹伤时的力量。

保持门户处于打开状态的设计概念:

在孩童无法触及之部位(门铰侧或门锁侧皆可)放置Stopper,使门户无法完全关闭,防止小孩意外夹伤手指。其材料可以金属、木材、塑胶或橡胶制成,而且当成人需要关门时可随意移除Stopper。

在门铰侧的沟槽中放置泡绵乳胶块作为缓冲,使门户无法完全关闭,防止小孩意外夹伤手指。在孩童无法触及之墙壁上装置链条,钩住门板,使门户无法关闭,防止小孩意外夹伤手指。以楔状Stopper置于门板下方,使门户无法关闭,防止小孩意外夹伤手指。

总结

纵使有各式各样防夹设备的发明,针对预防儿童手指夹伤意外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教育小孩及照顾者有关避免手指受伤的常识,才能真正达至「预防胜于治疗」的最理想境界。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