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们的女儿喘到快撑不下去了!你们为甚么还不给她氧气?」、「医生,赶快急救啊!她好像快要休克了!」傍晚时分,一对惶恐失措的父母把正在就读高中的女儿送进急症室来,病人呼吸非常急促、又快又浅,手指出现抽筋的现象,整个人躁动不安。
「我…… 我吸不到空气。胸口好闷,手脚和嘴唇都麻痺了,头好晕 …… 我……我不行了 ……」
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进行肺部听诊,并立即给予病患手指指头戴上脉冲血氧浓度侦测器(Pulse Oximeter)、心电图监测器(ECG Monitor)及量血压(Blood Pressure)。听诊发现病人呼吸清晰并无喘鸣声或囉音,脉冲血氧浓度亦到达100%,心律及血压皆呈正常,并没有出现休克状态。
我向家属解释并简短地追问病情:「她目前并没有缺氧,不适合给予额外过多的氧气。这种情况发生多久了?发生前她正在做甚么?最近有没有发生甚么压力事件?」
「刚刚大约20几分钟前才发生的,她本来在温习功课,准备大学入学考试,突然间向她妈妈哭诉她恐怕这次考不上了,说著说著,突然变得很喘,看她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快要昏过去的样子,我们就赶忙送她到医院来。医生,到底她得了甚么病啊?有没有生命危险啊?」
于是我转向病人,轻轻拍她的肩膀,以安抚的语气对她说:「请妳把呼吸放慢,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吐气,愈慢愈好,妳并没有缺氧。」
但她似乎听不进去,整个人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不断地甩头,双眼睁得很大,张著嘴巴拼命地喘气,用力地抓着其母亲的手哭喊著:「妈,我吸不到空气,我胸口好闷,我头好晕,我手脚很麻,我的手在抽筋,我……」
见状我立刻请护士替病人打静脉输液,并给予一剂镇静药物。几分钟后,病人的呼吸明显地渐渐缓和下来,脸色也逐步恢复了红润,抽筋的手指也慢慢地松了开来。除动脉血液中二氧化碳及游离钙浓度偏低外,其他血液检查、心电图与胸部X光均一切正常。
好发于年轻女性
这种突然而来的临床状态医学上称之为「过度换气症候群」(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往往好发于个性容易紧张,20-30岁的女性(女性比男性7:1)。当患者面对某些刺激,如情绪上的焦虑、生气、恐慌或接触刺激性饮食(如浓茶或咖啡)、药物等,会产生胸闷、呼吸变快,感觉吸不到气。更因吸不到气而感到焦虑和恐惧,不知不觉地进一步加快呼吸速率。
从这一类病人的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报告中,我们可看出整个过度换气诱发的锁链反应。起先是由于一些如悲伤、愤怒、恐惧、焦虑等情绪变化,使患者不自主地呼吸变得又快又浅,导致二氧化碳被大量地排出体外(Washed-Out Effect),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因此大幅下降,血液pH值上升,终至出现医学上所谓的「呼吸性碱中毒」,引发全身性血管收缩及血中游离钙浓度呈现偏低。由于血管收缩,患者会因此觉得肢体麻木或刺痛,胸闷、胸痛、头晕、头痛、心悸、脸色苍白、手脚冰冷;由于游离钙在血液中浓度偏低,手脚的肌肉甚至会出现抽筋的症状。病人因感觉吸不到空气,愈发焦虑,呼吸更趋浅快,不知不觉呼出更多二氧化碳,使上述胸闷手麻等症状更加恶化,叫病人更加恐惧,快速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当到达极度严重程度时,患者甚至可能发生意识不清及昏厥。
治疗法
为了中断这种恶性循环,首先可用言语安抚病人的情绪,向病人解释呼吸太浅太快是发病的原因,提醒患者把呼吸放慢。如果能有效做到,通常在5-10分钟之内,就可使病情快速的缓和下来。但如果患者的情绪无法有效地被安抚下来,而且无法配合减慢呼吸次数,施打镇静剂能有效地中断这种换气过快的恶性循环,使呼吸放慢下来。
过去临床上经常以纸袋或塑胶袋盖住患者的口鼻,让其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试图解除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现象。但医学界目前并不鼓励病人自行使用这种方式,尤其是第一次遭遇类似过度换气状态的患者,因为曾经有报告指出,气胸、心肌梗塞病患因自我误判成「过度换气症候群」而使用纸袋或塑胶袋闷住口鼻自救,结果不幸造成缺氧死亡。因此,及早就医,寻求准确的诊断,由医生诊断排除临床上许多其他会导致过度换气的病因,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哮喘、失血过多、严重感染等,非心理因素导致的过度换气,这样才可使病患的生命得到最高的保障,对症下药以彻底治疗其潜在的危机。
实际上,许多致命性的胸痛急症(例如:气胸、肺栓塞、主动脉剥离、心肌梗塞),都经常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所以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例如:吸烟、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年长)或肺疾病史的患者,仍应尽速就医查明。
病因不明
「过度换气症候群」一般是指由不明病因所导致的过度换气现象,由于上述各种身体病因导致的换气过快基本上并不属此类,必须小心鉴别。
为了减少经常性过度换气症候群的患者一再发生类似症状,医生应向患者说明过度换气症候群的发生机转与症状,使其有所认知,以利患者及早提醒自己放松心情及放慢呼吸,让患者了解平日应适当地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刻意的压抑。
如果过度换气症候群一而再犯,守在急症前线的急症室医生往往会先把患者镇静下来,后再知会精神科医生,希望能够透过专业咨询,替病人及其家属彻底解决其长期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