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們的女兒喘到快撐不下去了!你們為甚麼還不給她氧氣?」、「醫生,趕快急救啊!她好像快要休克了!」傍晚時分,一對惶恐失措的父母把正在就讀高中的女兒送進急症室來,病人呼吸非常急促、又快又淺,手指出現抽筋的現象,整個人躁動不安。
「我…… 我吸不到空氣。胸口好悶,手腳和嘴唇都麻痺了,頭好暈 …… 我……我不行了 ……」
當時我第一個反應是進行肺部聽診,並立即給予病患手指指頭戴上脈衝血氧濃度偵測器(Pulse Oximeter)、心電圖監測器(ECG Monitor)及量血壓(Blood Pressure)。聽診發現病人呼吸清晰並無喘鳴聲或囉音,脈衝血氧濃度亦到達100%,心律及血壓皆呈正常,並沒有出現休克狀態。
我向家屬解釋並簡短地追問病情:「她目前並沒有缺氧,不適合給予額外過多的氧氣。這種情況發生多久了?發生前她正在做甚麼?最近有沒有發生甚麼壓力事件?」
「剛剛大約20幾分鐘前才發生的,她本來在溫習功課,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突然間向她媽媽哭訴她恐怕這次考不上了,說著說著,突然變得很喘,看她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快要昏過去的樣子,我們就趕忙送她到醫院來。醫生,到底她得了甚麼病啊?有沒有生命危險啊?」
於是我轉向病人,輕輕拍她的肩膀,以安撫的語氣對她說:「請妳把呼吸放慢,慢慢吸氣,然後慢慢吐氣,愈慢愈好,妳並沒有缺氧。」
但她似乎聽不進去,整個人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不斷地甩頭,雙眼睜得很大,張著嘴巴拼命地喘氣,用力地抓著其母親的手哭喊著:「媽,我吸不到空氣,我胸口好悶,我頭好暈,我手腳很麻,我的手在抽筋,我……」
見狀我立刻請護士替病人打靜脈輸液,並給予一劑鎮靜藥物。幾分鐘後,病人的呼吸明顯地漸漸緩和下來,臉色也逐步恢復了紅潤,抽筋的手指也慢慢地鬆了開來。除動脈血液中二氧化碳及游離鈣濃度偏低外,其他血液檢查、心電圖與胸部X光均一切正常。
好發於年輕女性
這種突然而來的臨床狀態醫學上稱之為「過度換氣症候群」(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往往好發於個性容易緊張,20-30歲的女性(女性比男性7:1)。當患者面對某些刺激,如情緒上的焦慮、生氣、恐慌或接觸刺激性飲食(如濃茶或咖啡)、藥物等,會產生胸悶、呼吸變快,感覺吸不到氣。更因吸不到氣而感到焦慮和恐懼,不知不覺地進一步加快呼吸速率。
從這一類病人的動脈血液氣體分析報告中,我們可看出整個過度換氣誘發的鎖鏈反應。起先是由於一些如悲傷、憤怒、恐懼、焦慮等情緒變化,使患者不自主地呼吸變得又快又淺,導致二氧化碳被大量地排出體外(Washed-Out Effect),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分壓因此大幅下降,血液pH值上升,終至出現醫學上所謂的「呼吸性鹼中毒」,引發全身性血管收縮及血中游離鈣濃度呈現偏低。由於血管收縮,患者會因此覺得肢體麻木或刺痛,胸悶、胸痛、頭暈、頭痛、心悸、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由於游離鈣在血液中濃度偏低,手腳的肌肉甚至會出現抽筋的症狀。病人因感覺吸不到空氣,愈發焦慮,呼吸更趨淺快,不知不覺呼出更多二氧化碳,使上述胸悶手麻等症狀更加惡化,叫病人更加恐懼,快速捲入惡性循環的狀態,當到達極度嚴重程度時,患者甚至可能發生意識不清及昏厥。
治療法
為了中斷這種惡性循環,首先可用言語安撫病人的情緒,向病人解釋呼吸太淺太快是發病的原因,提醒患者把呼吸放慢。如果能有效做到,通常在5-10分鐘之內,就可使病情快速的緩和下來。但如果患者的情緒無法有效地被安撫下來,而且無法配合減慢呼吸次數,施打鎮靜劑能有效地中斷這種換氣過快的惡性循環,使呼吸放慢下來。
過去臨床上經常以紙袋或塑膠袋蓋住患者的口鼻,讓其反覆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試圖解除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現象。但醫學界目前並不鼓勵病人自行使用這種方式,尤其是第一次遭遇類似過度換氣狀態的患者,因為曾經有報告指出,氣胸、心肌梗塞病患因自我誤判成「過度換氣症候群」而使用紙袋或塑膠袋悶住口鼻自救,結果不幸造成缺氧死亡。因此,及早就醫,尋求準確的診斷,由醫生診斷排除臨床上許多其他會導致過度換氣的病因,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哮喘、失血過多、嚴重感染等,非心理因素導致的過度換氣,這樣才可使病患的生命得到最高的保障,對症下藥以徹底治療其潛在的危機。
實際上,許多致命性的胸痛急症(例如:氣胸、肺栓塞、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都經常出現過度換氣的現象,所以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例如:吸煙、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年長)或肺疾病史的患者,仍應盡速就醫查明。
病因不明
「過度換氣症候群」一般是指由不明病因所導致的過度換氣現象,由於上述各種身體病因導致的換氣過快基本上並不屬此類,必須小心鑑別。
為了減少經常性過度換氣症候群的患者一再發生類似症狀,醫生應向患者說明過度換氣症候群的發生機轉與症狀,使其有所認知,以利患者及早提醒自己放鬆心情及放慢呼吸,讓患者了解平日應適當地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要刻意的壓抑。
如果過度換氣症候群一而再犯,守在急症前線的急症室醫生往往會先把患者鎮靜下來,後再知會精神科醫生,希望能夠透過專業諮詢,替病人及其家屬徹底解決其長期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