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流感的定义与西医颇有概念上的差异,而中医更偏向注重未病先防,强调人体正气,有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
香港已踏入流感高峰期,「流感」全名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中医的「时行感冒」范畴。中医认为流感是人体感受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外感疾病,病因是具有较强传染性的邪气。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何分别?
在中医概念中,普通感冒和流感均属中医外感范畴,主要是从口鼻或皮毛而入。
- 普通感冒 —— 呈散发性发病,病程短,主要为感受六淫之邪(如风、寒、暑、湿、燥、火),以肺卫症状为主症,如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等,但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时行感冒(流感) —— 呈地区性及流行性发病,主要是感受时行疫毒引起,具有发病快、病情重,传染性强,証候多相类似等特点,可以发生传变,合并他病。全身症状显著,如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周身酸痛及疲乏无力等,而肺系症状较轻。
中医治疗急性流感
许多人认为中医是慢郎中,原因是中医以擅长治疗慢性病著称。不过,在治疗急性流感上,只要对症下药,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早在东汉时期的中医古籍中,已有专门针对治疗流感的专著。说明了中医药对治疗流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患上流感,除采用中药外,中医师有没有其他方法治疗呢?各种方法有何独特之处?
在临床上除了采用中药治疗外,确实还可以选用其他方法来防治流感,例如天灸、穴位按摩、耳穴疗法等等帮助治疗。
三种较常用的疗法:
穴位按摩
透过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防治流感的作用,穴位上可取:
1. 风池穴
定位: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操作: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可预防感冒。
2. 大椎穴
定位: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突起的下缘。
操作: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数十次。有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
3. 迎香穴
定位: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凹陷处。
操作:以中指按穴位,慢慢揉动,约100次。可收鼻水,通鼻塞的作用。
4.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约四指平排距离)
操作:以拇指按穴位,慢慢揉动,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每天持续。可强身健体。
耳穴疗法
可为作为辅助治疗,加强防治效果,取穴可选:肺、内鼻、气管等相关穴位。
两款简易药茶
苏叶生姜茶
材料:紫苏叶6克、生姜3片。
制法:将材料洗净,加清水两碗,大火煮沸后转细火2分钟,即熄火倒出,放暖后饮用,每日2次。
注意:适用于风寒外感,通常见发冷比发热严重、痰涕清或白,风热勿用。
桑叶菊花饮
材料:桑叶6克、菊花6克。
制法:将材料洗净,加清水2-3碗,水位以覆蓋药面为度,大火煮沸后转细火2分钟,即熄火倒出,放暖后饮用,每日2次。
注意:适用于风热外感,通常见发热比发冷严重、喉咙痛、痰涕黄,风寒勿用。
治感冒禁补
总括来说,治疗流感的药物煎煮时间宜短,取其气全以保留芳香挥发有效物质,无汗者宜服药后进食热粥或覆被以促汗解表,汗后及时换干燥洁净衣服免再次受邪。
感冒的治疗一般禁用补法,以免敛邪,但若体虚之人,又当在解表剂中佐以益气、养阴等补益之品,以扶正祛邪。正确的煎药、饮食等调护,有助感冒的迅速康复。
预防方法
中医注重未病先防,强调人体正气,有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要预防流感,需由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 避风寒,适时增减衣物。
- 饮食均衡,根据个人体质进食。
- 加强锻炼身体
- 充足睡眠
- 调畅情志
其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后面还有一句「避其毒气」,意思是当遇上流感盛行的期间,纵使正气存内,也应该尽量避免去人多挤迫的地方,及需要自行配戴防护口罩。最后再一次提醒大家,如病情未受控制,就一定要看医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