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非常普遍,最常見是發生在下肢,就是小腿上出現一條條凸起的青筋,除了影響外觀,患者會有痠脹感,更可發展至壞死及潰瘍。
人體的靜脈系統負責將血液帶回心臟,可分為深層及表層靜脈。正常情況下,下肢靜脈血要克服地心引力不斷地向心臟回流,而靜脈壁上的瓣膜可以阻止靜脈血向下倒流,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但當靜脈瓣膜出現問題或因人體久站或負重等原因,使得雙腿下肢靜脈血向心回流不暢,瘀積在下肢靜脈血管時,在重力壓迫的情況下,靜脈就會曲張,即小腿上出現「青筋」,形成一條條駭人眼目的「小青蛇」,此乃常見的症狀。
浮腳筋
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因為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缺乏肌力運動,以致血液無法借力回流至心臟,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導致靜脈壓過高,造成靜脈曲張。一般女性出現靜脈曲張的機會高於男性病因與體質及遺傳有關,肥胖、懷孕、長久站立、服用荷爾蒙、腹腔壓力增加及老化等也是誘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隨著病情加劇,血液長期留滯於下肢,使靜脈壓力上升,妨礙血液循環。而膨脹的靜脈易使周圍的感覺神經受壓造成下肢脹痛、小腿肌肉抽筋、內側痕癢;嚴重時會引起水腫、靜脈血栓炎、鬱血性皮膚炎、皮下色素沉積、出血、皮膚長期潰爛,難以愈合,甚至引起惡性病變。
本病屬於中醫「筋瘤」範疇,筋瘤一詞出自《黃帝內經.靈樞》記載:筋瘤質硬而色紫,青筋盤曲,如蚯蚓狀。在五臟中與肝臟關係最密切,主要病機為肝鬱化火、寒濕凝滯,或由於氣虛導致血運無力。若再併發下肢靜脈潰瘍則屬「臁瘡」、「老爛腿」等範疇。中醫認為,本病乃因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久行久立,過度勞累,進而損傷筋脈,以致經脈不和,氣血運行不暢,血壅於下,瘀血阻滯脈絡,日久交錯盤曲,類似瘤體之狀。亦有因遠行、勞累之後,涉水淋雨、遭受寒濕,寒凝血脈,淤滯筋脈絡道而為病。瘀久不散,化生濕熱,流注於下肢經絡,復因搔抓、蟲咬等誘發,則腐潰成瘡,日久難收斂。
治療
治療方面,目前主要以外科手術將發病堵塞的靜脈抽除,以改善血液循環。而在中醫治療方面,《黃帝內經》中指出,「凡用鍼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由於其發病原因為氣滯血瘀,下肢受壓令氣血運行欠暢,瘀血便積聚在小腿上。根據「宛陳則除之」的理論,以行氣活血化瘀為主要治則,對於輕中度的靜脈曲張,有顯著的療效。針灸則有助於鬆解局部肌肉緊張,減輕血管壓力,降低疼痛,提高肌肉收縮功能,增強並逐漸恢復其「第二心臟」的功能,並可改善局部血液回流,促進新陳代謝,保障局部肌肉與皮膚的營養供應,從而消除疼痛、水腫及緩解抽筋,使皮膚顏色慢慢恢復至正常。
中醫強調治病求本,治療上應注意理氣和補氣。理氣是針對氣滯,補氣是針對氣虛,若氣虛兼氣滯者則應攻補兼施。理氣以條達肝氣為要,運動是重要的一環,中藥治療也可達到疏肝理氣作用,常用方劑有四逆散、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補氣是針對氣虛患者而言,常用補中益氣湯一類方藥。氣虛階段可進一步發展成陽虛,以手足冰冷為其特點,陽虛而寒多則令氣血凝滯不行進而加重病況,此時便應結合溫陽治法。如已出現青筋湧現,成塊狀結節的病人,臨床上還需配合活血化瘀;而形體肥胖伴有靜脈曲張問題者,要同時考慮是否有痰濕問題,用藥則依患者情況隨症加減。
穴位保健
可以拇指或食指按壓以下穴位,揉按至有痠脹感,每日早晚一次,各穴按約三十秒。有助於氣血暢通,緩解症狀。
陰陵泉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功效:運中焦,化濕滯,調膀胱,祛風寒。
三陰交
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功效:補脾助運,活血化瘀,散結止痛。
足三里
位置:小腿前外側,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
功效:清熱化濕,降逆利氣。
豐隆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
功效:和胃氣,化痰濕。
日常生活保健要點
- 避免長時間站立或穿過緊之衣物、鞋襪。
- 勿翹腳,妨礙血液循環。
- 適度足浴,可加入生薑或花椒等溫熱之品,以加強腿部血液循環。
- 控制體重,適量運動。
運動保健方法
- 腳踝運動:達到徹底強化小腿肌肉收縮的作用,一次完成後再交替做,一組做10次,每天做2-3組。
- 弓箭步伸展運動:呈弓箭步,前弓後箭,雙手撐靠牆,身體慢慢向前壓,至最緊處時停留約10秒,雙腳交替輪流各做5次,每天做2-3組。
- 抬腿運動:將雙腳舉至與心臟齊平或高於心臟,每天2-3次,促進下肢血液反流心臟,加強下肢循環。3